洱海地區新石器文化

歷史字典解釋

分布在雲南洱海周圍及劍川、鶴慶、祥雲、賓川諸縣的一種新石器時代文化。著名遺址有1939至1941年吳金鼎等人發掘的洱海西岸的佛頂、馬龍、龍泉、白雲,以及1973至1974年發掘的賓川牡羊村。其特徵是分布在山的緩坡或小山上。佛頂、馬龍遺址有居住遺蹟,顯示出當時人們住在半穴居房屋之中,支石為灶,房屋周圍修成一層層平台。石器出土有雙孔半月形石刀、石斧、石鏃等;陶器均為夾沙陶,手制,有罐、缽、紡輪等,紋飾有劃紋以及壓印的點線紋。賓川牡羊村發現二十四座墓,其中十六座人骨無頭,似乎當時有獵首習俗的存在。賓川牡羊村遺址的年代據放射性碳素測定是公元前1820±85年或前1725±85年。

詞語分解

  • 洱海的解釋 中國雲南省西部湖泊,是著名風景區,湖面積平方公里,湖面海拔米,魚類豐富,面臨點蒼山。大理市在洱海西岸詳細解釋湖名。古稱 葉榆澤 。在 雲南省 大理市 、 洱源縣 間。因其形如耳得名。西匯 點蒼山
  • 文化的解釋 ∶考古學上指同一歷史時期的遺蹟、遺物的綜合體。同樣的工具、用具、製造技術等是同一種文化的特徵仰韶文化 ∶人類所創造的財富的總和,特指精神財富,如文學、藝術、教育、科學中國文化 ∶運用文字的能力及一般

歷史知識推薦:天津聖道堂學館

學校名。清同治十一年由外國傳教士籌設,專門招收生徒學道,以備他日傳教之選。生徒以年少殷實信主又讀書識字者為合格,所學課程以新舊約聖經為主,中國經書詩文次之。每日進館先行聚禱誦經,由牧師或傳道先生主講

關注微信公眾號:icidian,查詢回覆:洱海地區新石器文化歷史

相關歷史

洱海地區新石器文化_洱海地區新石器文化介紹_歷史知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