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津聖道堂學館

歷史字典解釋

學校名。清同治十一年(1872)由外國傳教士籌設,專門招收生徒學道,以備他日傳教之選。生徒以年少實信主又讀書識字者為合格,所學課程以新舊約聖經為主,中國經書詩文次之。每日進館先行聚禱誦經,由牧師或傳道先生主講。教讀先生為信教多年者,講解信心德行重於文藝,且督促生徒記誦所讀之書,越日考查功課。對進館超過一年的生徒,要細予審查,再與其家人訂立約據,畢業後聽憑分派,不謀教外生理。

詞語分解

  • 天津的解釋 .銀河。《楚辭·離騷》:“朝發軔於天津兮,夕余至乎西極。” 王逸 註:“天津,東極箕斗之閒,漢津也。” 唐 李紳 《奉酬樂天立秋夕有懷見寄》詩:“天津落星河,一葦安可航。” 宋 歐陽修 《鵲橋仙》
  • 學館的解釋 亦作“ 學舘 ”。 .學舍;學校。 唐 鄭谷 《送顏明經及第東歸》詩:“閒來思學館,猶夢雪窗明。”《資治通鑑·後周太祖廣順三年》:“自 唐 末以來,所在學校廢絶, 蜀 毋昭裔 出私財百萬營學館。” 清

歷史知識推薦:牧府長史

官名。魏晉以後州牧皆於牧府中置長史屬官,以為州牧之輔佐。十六國北涼主沮渠蒙遜自稱州牧,置牧府長史。西涼李暠被推為大將軍、涼公、秦涼二州牧,置牧府左、右長史及牧府左、右司馬。

關注微信公眾號:icidian,查詢回覆:天津聖道堂學館歷史

相關歷史

天津聖道堂學館_天津聖道堂學館介紹_歷史知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