槱燎

歷史字典解釋

祭祀名。積聚柴薪,上加牲體,焚燎以祭。《周禮·春官·大宗伯》:“以槱燎祀中、司命、飌(風)師、雨師。”

詞語分解

  • 槱燎的解釋 古代封禪祭天的一種儀禮。以牲體置柴堆上焚之,揚其光炎上達於天,以祀天神。《周禮·春官·大宗伯》:“以槱燎祀司中、司命、飌師、雨師。”《文選·張衡<東京賦>》:“颺槱燎之炎煬,致高煙乎太一。” 薛綜 注
  • 槱的字典解釋 槱 ǒ 堆積:“芃芃棫樸,薪之槱之。” 木柴:“桂樟柟櫨,剪為槱薪”。 燒,熏。 槱 ǎ 古同“炒”。 筆畫數:; 部首:木; 筆順編號:
  • 燎的字典解釋 燎 á 延燒:燎荒。燎原烈火。 燙:燎泡。 照明。 燎 ǎ 挨近火而燒焦:把頭髮燎了。 筆畫數:; 部首:火; 筆順編號:

歷史知識推薦:安宜縣

南朝齊置。治今江蘇寶應縣西南。屬陽平郡。梁時為陽平郡治。隋屬江都郡。唐上元三年改為寶應縣。

關注微信公眾號:icidian,查詢回覆:槱燎歷史

相關歷史

槱燎_槱燎介紹_歷史知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