位置:字典網>>歷史字典>>歷史知識>> 倮蟲

倮蟲

倮與贏通。其義歷來解釋不一。(1)高誘《呂氏春秋·觀表》註:“倮蟲,麒麟、麋、鹿、牛、羊之屬也。蹄角倮見,皆為倮蟲。”以為獸類。(2)指人及蝦蟆。唐王冰黃帝內經·五常政大論》註:“倮蟲靜,謂人及蝦蟆之類也。”(3)指裸身之人,即自然界的人。在動物分類學上,屬靈長目人科。《大戴禮·曾子天園》:“倮蟲之精者曰聖人。”又《易本命》:“倮之蟲三百六十,而聖人為之長。”王充論衡·商蟲篇》:“夫虎,毛蟲;人,倮蟲。”“倮之蟲三百,人為之長。由此言之,人亦蟲也。”

倮蟲字典分解

倮蟲的解釋 身無羽毛鱗甲的動物。古代常用以指人。《大戴禮記·易本命》:“倮之蟲三百六十,而聖人為之長。” 漢 王充 《論衡·遭虎》:“夫虎,毛蟲;人,倮蟲。毛蟲飢,食倮蟲

倮的解釋 倮 luǒ 同“裸”。 筆畫數:10; 部首:亻; 筆順編號:3225111234

蟲的解釋 蟲 (蟲) chóng 節肢動物的一類:昆蟲。益蟲。雕蟲小技(喻微不足道的技能)。 動物的通稱:大蟲(老虎)。長蟲(蛇)。介蟲(有介殼的蟲子)。 筆畫數:6;

倮蟲相關歷史字典

猜你喜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