子夏之儒

子夏之儒怎么寫好看

子夏之儒怎么寫好看

歷史字典解釋

孔子後的儒家分派之一。代表人物子夏,即卜商,是孔門文學科高才。其“仕而優則學,學而優則仕”(《論語·子張》)等語,被後學視同孔子的言論。此派重禮,且較為重視經驗和功利。孔子亡後,子夏在西河講學傳經。《後漢書·徐防傳》云:“《詩》、《書》、《禮》、《樂》,定自孔子;發明章句,始於子夏。”魏文、李悝、吳起、田子方、段乾木、禽滑厘等人都是他的弟子。其中,魏文侯於戰國初年在魏國推行了改革,李悝、吳起是積極推動社會變革的著名改革家。

詞語分解

  • 子的解釋 子 ǐ 古代指兒女,現專指兒子:子女。子孫。子嗣。子弟(後輩人,年輕人)。 植物的果實、種子:菜子。瓜子兒。子實。 動物的卵:魚子。蠶子。 幼小的,小的:子雞。子畜。子城。 小而硬的顆粒狀的東西: *
  • 儒的解釋 儒 ú 指讀書人:儒生。腐儒。通儒(指博識多聞的大學者)。儒林(儒者之林,舊指學術界)。儒雅(讀書人所具有的溫文爾雅的風貌)。 中國春秋戰國時代以孔子、孟子為代表的一個學派:儒家。儒教(即“孔教”)。

歷史知識推薦:中庵集

書名。元劉敏中撰。二十五卷。魏誼編。卷一至十六文,卷十七至二十五賦、詩。集中奏議數篇,所論皆當時要政。傳世有元刻本,題《中庵先生劉文簡公文集》。《四庫全書》著錄二十卷,系從《永樂大典》輯出,不及元本

關注微信公眾號:icidian,查詢回覆:子夏之儒歷史

相關歷史

子夏之儒_子夏之儒介紹_歷史知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