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國教育會

歷史字典解釋

清末資產階級文化團體。光緒二十八年二月(1902.4)章炳麟元培、蔣智由、宗仰等在上海發起成立,推舉蔡為會長。以“編訂教科書,改良教育,以為恢復國權之基礎”為宗旨,並集結愛國志士從事反滿革命活動。是年夏,南洋公學發生學潮,百餘人退學,教育會遂以退學學生為基礎,組成愛國學社。該社學生全體加入中國教育會。是年冬,又設立愛國女學校。該會每周集會演說,並以《蘇報》為陣地,倡言革命。另辦有《中國白話報》、軍事講習會等。二十九年四月南京陸師學堂發生退學風潮,學生章士釗等四十餘人轉入上海愛國學社學習,並成立軍國民教育會,每天早晚軍訓。蘇報案發生後,愛國學社被解散。教育會名存實亡。民國時期曾一度有所復興。

詞語分解

  • 中國的解釋 ∶指中原地區與中國抗衡。;;《資治通鑑》 又驅中國士眾。將中國人。 ∶京城惠此中國,以綏四方。;;《詩;大雅》詳細解釋.上古時代,我國 華夏 族建國於 黃河 流域一帶,以為居天下之中,故稱中國,而把

歷史知識推薦:密斯伯克

新疆 * 爾語音譯。或作采銅伯克、采紅銅伯克。官名。專司地方采銅、煉銅事務。清乾隆二十四年定為七品。光緒十三年廢。參見“伯克”。

關注微信公眾號:icidian,查詢回覆:中國教育會歷史

相關歷史

中國教育會_中國教育會介紹_歷史知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