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山

三山怎么寫好看

三山怎么寫好看

歷史字典解釋

①一作叄山。即今山東萊州市北五十里三山島。《史記·封禪書》:戰國、秦、漢時,帝王祭祀“八神”中之第四神“陰主”於此。《漢書·郊祀志》:宣帝“祠叄山八神於曲城(今萊州市東北)”,即此。②在今江蘇南京市西南江東岸,以有三峰得名。長江從西南來,此山突出江中,正當其沖,形勢奇險。六朝都建康(今南京市),三山為其西南江防要隘,故又稱護國山。唐李白《登金陵鳳凰台》詩:“三山半落青天外”,即此。③江蘇鎮江市長江江濱和江中的金、、北固三山夾江相峙,世稱京口三山。④即“三神山”。⑤福建福州市的別稱。以舊福州城內東有九仙山、西有山、北有越王山得名。見宋曾鞏《道山亭記》。

詞語分解

  • 三山的解釋 .傳說中的海上三神山。 晉 王嘉 《拾遺記·高辛》:“ 三壺 ,則海中三山也。一曰 方壺 ,則 方丈 也;二曰 蓬壺 ,則 蓬萊 也;三曰 瀛壺 ,則 瀛洲 也。” 唐 駱賓王 《代女道士王靈妃贈
  • 三的字典解釋 三 ā 數名,二加一(在鈔票和單據上常用大寫“叄”代):三維空間。三部曲。三國(中國朝代名)。 表示多次或多數:三思而行。三緘其口。 筆畫數:; 部首:一; 筆順編號:
  • 山的字典解釋 山 ā 地面形成的高聳的部分:土山。山崖。山巒。山川。山路。山頭。山明水秀。山雨欲來風滿樓(喻衝突或戰爭爆發之前的緊張氣氛)。 形狀像山的:山牆(人字形房屋兩側的牆壁。亦稱“房山”)。 形容大聲:山響

歷史知識推薦:相分

佛教名詞。與見分、自證分、證自證分同為佛教大乘有宗即瑜珈行派認識學說,合稱“四分”。相者,相狀之義,指八識每一識體上都有所緣的一面,是認識的對象,包括由眼識、耳識、鼻識、舌識、身識所變現的色、聲、香

關注微信公眾號:icidian,查詢回覆:三山歷史

相關歷史

三山_三山介紹_歷史知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