位置:字典網>>歷史字典>>歷史地名>> 九仙山

九仙山

①在今安徽霍邱縣西南境。《寰宇記》卷129壽州霍邱縣:“九仙山在縣南百八十里。上有九臼。舊有九仙人在此山中搗藥,因名。”

②在今福建尤溪縣南七十里。《清一統志·延平府》 “九仙山”條下:九仙山“又名蓬萊山。《閩書》:峰巒秀拔,人跡罕到。上有金鯽池、石棋局、黑白二石馬、煉丹灶,時有仙靈往來,仿佛聞鼓樂音”。

③即今福建仙遊縣東北大仙山。《寰宇記》卷102興化軍仙遊縣:九仙山“在縣北四十五里”。《新定九域志》卷9興化軍:九仙山“何氏兄弟九人棲此登仙”,故名。

④即今福建福州市內于山。《寰宇記》卷100福州閩縣:“九仙山在州東南二里。越王九日燕於此山,亦曰九日山。又俗傳昔有何氏兄弟九人於此學道上升,故曰九仙山。”宋曾鞏《道山亭記》:“城中凡有三山,東曰九仙,西曰閩山,北曰越山,故郡有三山之名。”《清一統志·福州府一》 引《府志》:“舊名于山,上有峰曰鰲頂峰,亦曰狀元峰,為宋陳誠之讀書處。”

⑤即今福建德化縣西北九仙山。《輿地紀勝》卷130泉州《景物下》:九仙山“在德化縣西,聳起九峰如筆,中峰有人跡猶存”。《方輿紀要》卷99泉州府德化縣“大帽山”條下:“九仙山在縣西北百里,廣袤峻拔,甲於諸峰。俗傳嘗有九仙隱此。”故名。

⑥即今福建將樂縣北二十餘里之九仙山。明弘治《將樂縣誌》卷1:九仙山“在忠孝都。岡疊隴如龍翔鳳翥,相傳嘗有九異人游息往來於其山,因名。即三華八景中之九仙霽雪也”。

⑦即今山東五蓮縣東南三十里九仙山。潮河出此。《方輿紀要》卷35諸城縣:九仙山在“縣西南七十里。高聳摩空,峰巒十有一,磐石十有八,蘇軾以為奇秀不減於雁盪。金時土賊嘗據九仙山為巢穴。今山西北兀子山南有大路,東出信陽場,西走沂莒,為奸徒亡命出入之處”。


(1)古山名。(1)即今福建省福州市東于山。《太平寰宇記》:“越王九日燕(宴)於此,亦曰九日山。又俗傳昔有何氏兄弟九人於此學道上升,故曰九仙山”。《方輿勝覽》:九仙山“又名于山。相傳何氏兄弟九人登仙於此,其上有四徹亭”。(2)在今山東省諸城市西南。山勢高聳。西北有潭水與東海通,世傳久雨將晴,井中有聲如雷,旱則以石擊井,必雨。相傳其山有仙人所居。蘇軾詩“九仙今已壓京東”,即指此。 (2)今山名。(1)在福建省德化縣西北部。屬戴雲山。東北—西南走向。一般海拔800~1200米,主峰海拔1658米。為斷塊山,主要由花崗岩、凝灰岩構成。山上林木茂密,生物資源豐富。有中藥材、珍稀動物等。名勝古蹟有永安岩、彌勒洞、龍池、靈鷲岩等,並有40多處詩刻、題刻。(2)即“水寨大山”。

九仙山字典分解

九仙的解釋 (1).九類仙人。 南朝 梁武帝 《登名山行》:“採藥逢三島,尋真遇九仙。”《雲笈七籤》卷三:“九仙者,第一上仙,二高仙,三火仙,四玄仙,五天仙,六真仙,七神

山國語字典 山 shān 地面形成的高聳的部分:土山。山崖。山巒。山川。山路。山頭。山明水秀。山雨欲來風滿樓(喻衝突或戰爭爆發之前的緊張氣氛)。 形狀像山的:山牆(人字形房

不妨一看:九龍【歷史地名】

(1)地區名。廣義的九龍指香港的九龍半島。狹義的九龍指香港九龍半島界限街以南地區,包括旺角、油麻地、土瓜灣、紅磡、尖沙嘴和昂船洲等地。面積約11.1平方千米(不包括近年填海面積)。南端隔海灣與香港島相望。原屬廣東省新安縣(今深圳市),1860年為英國侵占,1997年7月1日與香港其他地區一起回歸中國。人口密度為全香港之冠。香港商業中心之一,有旺角商業區和尖沙嘴商業區。南端有紅磡—銅鑼灣汽車海底隧

九仙山相關歷史字典

猜你喜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