明史稿

明史稿怎么寫好看

明史稿怎么寫好看

歷史字典解釋

書名。(1)清萬斯同撰。康熙十八年(1679),開局修撰,斯同以布衣參與史事,居總裁徐元文家中,史館纂修官史稿送到,皆由斯同審定。其後繼任總裁玉書、陳廷敬、王鴻緒諸人皆以禮相待。費時十多年,成《明史稿》五百卷。斯同去世後,王鴻緒稍加增損,據以奏進,實為《明史》所本。此稿當時傳錄者甚多,似應存世。(2)清王鴻緒撰。三百十卷。康熙十八年開館纂修《明史》,萬斯同參與編修,實操主撰之權,定稿後不久即卒於北京。書稿落入王鴻緒手中,據為己有,加以增損,轉抄成書,於康熙五十三年進呈列傳二百零五卷,又於雍正元年(1723)進呈本紀十九卷、志七十七卷、表九卷。後刊印時每卷均題以“王鴻緒著”字樣,書板板心且印有“橫雲山人集”(王之別號),故亦稱《橫雲山人明史稿》。王氏史稿攘自萬氏,晚清魏源諸人均有所論列。

詞語分解

  • 稿的字典解釋 稿 ǎ 穀類植物的莖稈:稿稈。稿薦(稻草編的墊子)。 文字、圖畫的草底,又喻事先考慮的計畫:文稿。稿本。稿件。講稿。 筆畫數:; 部首:禾; 筆順編號:

歷史知識推薦:升科

明清賦役徵收術語。謂新墾荒地,滿規定年限後,照一般田地則例徵收錢糧。清制,各省報墾田地水田六年起征,旱田十年起征。

關注微信公眾號:icidian,查詢回覆:明史稿歷史

相關歷史

明史稿_明史稿介紹_歷史知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