位置:字典網>>歷史字典>>歷史知識>> 市舶

市舶

唐、宋、元指海外貿易。唐代置市舶使,宋、元置市舶司專管此事。元代海外貿易規模較大,海外地區東起高麗(今朝鮮)、日本,西抵非洲東部、阿拉伯半島。由海道進口的貨物以香料、藥材、珍寶為主,出口的貨物以紡織品、陶瓷器、手工藝品、金屬製品、農產品為主。先後兩次頒布市舶法則,將市舶置於國家的嚴密控制之下,通過抽分和徵收舶稅,官府得到巨額收入。元代海外貿易主要由商人進行,但官府也派遣官本船出海貿易。明代指停泊於沿海近地互市貿易之外國商船。

市舶字典分解

市舶的解釋 (1).古代中國對中外互市商船的通稱。亦指海外貿易。《新唐書·盧奐傳》:“污吏歛手,中人之市舶者亦不敢幹其法,遠俗為安。”《資治通鑑·唐玄宗開元四年》:“有胡人

市的解釋 市 shì 做買賣或做買賣的地方:開市。菜市。市井(街,市場)。市曹。市儈(舊指買賣的中間人、唯利是圖的奸商;現泛指貪圖私利的人)。 買:市義。市恩(買好,討好

舶的解釋 舶 bó 航海的大船:船舶(對船的通稱)。巨舶。海舶。舶來品(指外國輸入的貨物)。 筆畫數:11; 部首:舟; 筆順編號:33541432511

不妨一看:市利寨【歷史地名】

在今安徽碭山縣西北。《清一統志·徐州府二》:市利寨“在碭山縣西北三十五里。舊為河濱衝要,有主簿駐此”。

市舶相關歷史字典

猜你喜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