知慮

知慮怎么寫好看

知慮怎么寫好看

歷史字典解釋

南朝范縝的認識論范。“知”指感覺和知覺,“慮”指思維。認為手眼等感官有痛癢之知,而“是非之慮,心器所主”。“知”和“慮”均為精神的表現形態,“知即是慮。淺則為知,深則為慮”(《神滅論》)。樸素地解釋了知覺與思維的統一性和差別性,以批駁佛家關於“慮體無本”的觀點。

詞語分解

  • 知慮的解釋 智慧和謀略。《孟子·告子下》:“ 公孫丑 問曰:‘ 樂正子 強乎?’曰:‘否。’‘有知慮乎?’曰:‘否’。”《戰國策·趙策二》:“故寡人以子之知慮,為辨足以道人,危足以持難,忠可以寫意,信可以遠期。”
  • 知的字典解釋 知 ī 曉得,明了:知道。知名(著名)。知覺(有感覺而知道)。良知。知人善任。溫故知新。知難而進。知情達理。 使知道:通知。知照。 學識,學問:知識,求知。無知。 主管:知縣(舊時的縣長)。知府。知州
  • 慮的字典解釋 慮 (慮) ǜ 思考:考慮。思慮。人無遠慮,必有近憂。 擔憂:顧慮。憂慮。不足為慮。 筆畫數:; 部首:虍; 筆順編號:

歷史知識推薦:史良娣

?—前 西漢魯治今山東曲阜人。宣帝祖母。元鼎四年前,為衛太子良娣。生子進,即史皇孫。征和二年前因巫蠱事遭害。史皇孫有男號皇曾孫,後立為宣帝,追謚其為戾後。

關注微信公眾號:icidian,查詢回覆:知慮歷史

相關歷史

知慮_知慮介紹_歷史知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