位置:字典網>>歷史字典>>歷史知識>> 颶日

颶日

又稱暴日。一年中發生風暴可能性最大的日期。為供航海者趨避參考,古人對其有專門研究和記述。如明張燮《東西洋考》有“逐月定日惡風”專論。清代對每個颶日均有名稱。如《香祖筆記》記有正月初四接神颶、初九玉皇颶、十三關帝颶、二十九烏狗颶等。每月均有颶日。乾隆《台灣府志》卷十三《風俗·風信》也記有各種颶日,但名稱略有差異。

颶日字典分解

颶的解釋 颶 (颶) jù 〔颶風〕發生在大西洋西部和西印度群島一帶海洋上的風暴,風力常達十級以上,常伴有暴雨。 (颶) 筆畫數:12; 部首:風; 筆順編號:3534

日的解釋 日 rì 離地球最近的恆星(亦稱“太陽”):日月星辰。日晷(gu?)(古代利用太陽投射的影子來測定時刻的裝置)。日珥。日薄西山(太陽快要落山了,喻衰老的人或腐朽

颶日相關歷史字典

猜你喜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