位置:字典網>>歷史字典>>歷史知識>> 台灣

台灣

地區名。明後期由“大員”改寫成“台灣”,主要指今台灣台南市西安平鎮一帶。鄭成功收復台灣後,含義擴大至包括承天府治即今台南市一帶。清康熙二十三年(1684)設台灣府,即稱今台灣全島。光緒十一年(1885)設台灣省。

台灣字典分解

台灣的解釋 台灣省,簡稱為“台”,省會台北,位於中國東南沿海,北臨東海,東臨太平洋,南臨南海,西隔台灣海峽與福建省相望。台灣省總面積約3.6萬平方千米,僅占全國的0.38%

台的解釋 台 (①台⑤臺,⑥檯⑦颱) tái 高平的建築物:亭台樓閣。 像台的東西,器物的座子:井台。窗台。燈台。 敬辭,用於稱呼對方或與對方有關的事物:台鑒。台甫。 量

灣的解釋 灣 (灣) wān 水流彎曲的地方:河灣。 海岸凹入陸地、便於停船的地方:海灣。港灣。 使船停住:把船灣住。 筆畫數:12; 部首:氵; 筆順編號:44141

看一看:台閣體【歷史知識】

明宣德、弘治時流行的文體。敘事不加鉤棘,冗沓平穩。其風氣始於楊士奇等內閣大學士,因有此稱。

台灣相關歷史字典

猜你喜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