位置:字典網>>歷史字典>>歷史知識>> 布特哈

布特哈

亦作布特罕。滿語,漢譯漁獵或打牲之意。清代對打牲部落的總稱。北起大興安嶺、呼倫貝爾西北境,達額爾古納河,東至日本海。主要有索倫(今鄂溫克族)、達斡爾、鄂倫春、赫哲、費雅喀等部。清康熙時設布特哈總管衙門於嫩江西岸宜臥奇(今內蒙古莫力達瓦達斡爾自治旗)。光緒二十年(1894)升總管為副都統,徙治嫩江東岸博爾多站(今黑龍江訥河)。十二年後裁。以嫩江為界,劃分為東、西兩路,仍各設總管,分駐博爾多和宜臥奇。宣統二年(1910)於東布特哈置訥河直隸廳,1915年於西布特哈置布西設治局。

布特哈字典分解

哈國語字典 哈 hā 張口呼氣:哈欠。哈一口氣。 象聲詞,形容笑聲:哈哈大笑。打哈哈(開玩笑)。 傴,彎:哈腰(稍微彎腰)。 哈 hǎ 方言,斥責:哈他一通。 姓。 哈

也學習下:布智兒【歷史知識】

又譯卜只兒、不只兒。蒙古人,脫脫里台氏。與父紐兒傑從成吉思汗征戰有功,為開國千戶功臣之一。後擁戴憲宗為帝,出任行天下諸路也可札魯忽赤(大斷事官),主管漢地司法、財政,駐燕京(今北京),又稱燕京等處行尚書省事。九年,以斷事官隨忽必烈攻南宋。憲宗死,因傾向阿里不哥,被忽必烈召回中都。

布特哈相關歷史字典

猜你喜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