宰豐雕骨

宰豐雕骨怎么寫好看

宰豐雕骨怎么寫好看

歷史字典解釋

商代晚期刻字雕骨。骨長約28厘米,背面雕刻花紋三:上為三角紋和雲紋,中為獸面紋,下為卷尾的龍紋。正面刻有文字兩行,共二十八字,方向與背面花紋相反,記述商王六年五月壬午日,王於麥麓田獵,獵獲兕牛。因而賞賜宰豐,時值舉行肜祀,宰豐以此為榮,刻骨留念。這種刻字雕骨對研究商末祭祀制度及藝術具有價值。

詞語分解

  • 宰的解釋 宰 ǎ 殺牲畜:宰殺。屠宰。宰牲節(亦稱“古爾邦節”、“犧牲節”)。 借指商販用狡詐的手段使顧客在經濟上受到損害(有的地區稱“斬”)。 古代官名:宰相(刵 )。宰輔。太宰。宰官。 主管、主持:主宰。宰
  • 骨的解釋 骨 ǔ 人和脊惟動物身體裡面支持身體保護內臟的堅硬組織:骨頭。骨胳(全身骨頭的總稱)。骨節。骨肉(a.指最親近的有血統關係的人,亦稱“骨血”;b.喻緊密相連,不可分割的關係)。骨幹(刵 )。 像骨的東

歷史知識推薦:尚衣庫

官署名。原名內衣庫,北宋大中祥符二年改名。掌駕頭、服御、傘扇等名物,凡皇帝御殿或舉行大禮前一日,準備袞冕、鎮圭、袍服等以備套用,事後收歸內庫。監官二人,以內侍、三班使臣充任。崇寧二年併入殿中省。

關注微信公眾號:icidian,查詢回覆:宰豐雕骨歷史

相關歷史

宰豐雕骨_宰豐雕骨介紹_歷史知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