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北遼東道提刑按察司

歷史字典解釋

名。元世祖至元八年(1271)由山北東西道提刑按察使司改名,又稱北京按察司,設使、副使等,置於大寧路。監治遼陽、廣寧、大寧、瀋陽、開元、鹹平、泰寧、應昌、全寧等路府,兼勸農事,隸御史台。二十四年,因蒙古宗王乃顏反叛,治所由大寧移置豪州。後又遷回大寧路。二十八年,改為山北遼東道肅政廉訪

詞語分解

  • 山北的解釋 古時泛指 終南 、 太華 二山以北之地。《戰國策·魏策三》:“所亡乎 秦 者, 山 北、 河 外、 河 內大縣數百,名都數十。” 吳師道 補正引《史記正義》:“山, 華山 也。”《舊唐書·竇建德傳》:

歷史知識推薦:瑜伽宗

亦稱大乘有宗。與中觀宗並稱為大乘佛教的兩大派別。為公元四、五世紀時,古印度無著、世親兩兄弟所創。因無著著《瑜伽師地論》等,故以經名宗。世親初習小乘薩婆多說一切有部教義,後遍學大乘教義,著有《唯識三十

關注微信公眾號:icidian,查詢回覆:山北遼東道提刑按察司歷史

相關歷史

山北遼東道提刑按察司_山北遼東道提刑按察司介紹_歷史知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