鹽義倉

鹽義倉怎么寫好看

鹽義倉怎么寫好看

歷史字典解釋

倉名。儲糧倉庫之一種。清雍正四年(1726),淮商集資捐銀二十四萬兩,專為買谷建倉之用。巡鹽御史噶爾泰奏聞,並繳公務銀八萬,總共三十二萬兩。世宗批准,以二萬兩賞兩淮巡鹽御史,以三十萬兩買米谷建倉,賜倉名“鹽義”,仍交商人經理。其後,浙江眾商也捐銀十萬兩,在杭州建倉。

詞語分解

  • 鹽義倉的解釋 地方上設定的公益鹽倉。《清史稿·食貨志二》:“近邊設營倉,瀕海設鹽義倉,或以便民,或以給軍。”
  • 倉的字典解釋 倉 (倉) ā 收藏穀物的建築物:米倉。糧倉。倉儲。倉房。 姓。 筆畫數:; 部首:人; 筆順編號:

歷史知識推薦:石抹鹹得不

鹹得不又作鹹得卜、憨塔卜。契丹人。蒙古將石抹明安之子。襲父職為燕薊留後長官,稱燕京等處行尚書省事。因兄弟中居長,人稱大哥行省。

關注微信公眾號:icidian,查詢回覆:鹽義倉歷史

相關歷史

鹽義倉_鹽義倉介紹_歷史知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