枚乘

枚乘怎么寫好看

枚乘怎么寫好看

歷史字典解釋

?—約前140

西漢淮陰(今江蘇淮陰南)人,字叔。初為吳王濞郎中。見濞陰謀叛亂,奏書諫之。吳王不聽,遂去吳至梁。景帝前元三年(前154)吳楚反,復以書勸說吳王罷兵。及七國之亂平,由是知名。任弘農都尉,以病去官。復游梁,後歸淮陰。武帝即位,以安車蒲輪征之,途中病死。善屬辭賦。《漢書·藝文志》有枚乘賦九篇。現存三篇,余佚。

詞語分解

  • 枚乘的解釋 枚乘?-前? : 西漢辭賦家。字叔,淮陰今屬江蘇人。初為吳王劉郎中,因勸阻吳王謀反不成,投奔梁孝王劉武。後漢武帝即位,召他進京,病死於途中。有《七發》等名篇,開創七體形式。近人輯有《枚叔集》。
  • 枚的字典解釋 枚 é 樹幹:伐其條枚。 古代行軍時防止士卒喧譁的用具,狀如箸,銜在口中:“又如赴敵之兵,銜枚疾走,不聞號令,但聞人馬之行聲”。 馬鞭:以枚數(?)闔(用馬鞭指點著數門扇)。 量詞,相當於“個”,多用
  • 乘的字典解釋 乘 é 騎,坐:乘馬。乘車。乘客。乘警。 趁著,就著:乘便。乘機(趁著機會)。乘勢。乘興(宯 )。因利乘便。 算術中指一個數使另一個數變成若干倍:乘法。乘冪(?)。乘數。 佛教的教派或教法:大乘。小乘

歷史知識推薦:自陳

①宋代對官員選擇差遣的一項規定。官員奏請任某一宮觀官,作為“自陳”,日後仍可恢復原職;若由朝廷下詔委任,則非“自陳”,一般不恢復原職。但亦有受朝廷特別優待,作為“自陳”者。②官員自己向朝廷陳述或提出

關注微信公眾號:icidian,查詢回覆:枚乘歷史

相關歷史

枚乘_枚乘介紹_歷史知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