肘後卒急方

歷史字典解釋

書名。又名《肘後備急方》。簡稱《肘後方》、《卒急方》。晉葛洪著。三卷。為《金匱藥方》精簡本,以便於攜帶和應急,故名。載有內、外、婦、兒、眼諸病治療方藥,並介紹各種灸法。其中關於“虜瘡”(天花)、“屍注”(結核病)、“恐水”(瘋狗病)、“沙虱毒”( * )等傳染病症狀及治療方法,在世界醫學史上有較高地位。後經南朝梁名醫陶弘景加以整理、改編,金代楊用道又將宋代《證類本草》中附方補充進去。此本流傳至今。

詞語分解

  • 肘後的解釋 謂隨身攜帶的。指醫書或藥方。 唐 杜甫 《寄張十二山人》詩:“肘後符應驗,囊中藥未陳。” 前蜀 貫休 《宿赤松山觀題道人水閣兼寄郡守》詩:“珠殿香軿倚翠稜,寒棲吾道寄 孫登 ,豈應肘後終無分,見説
  • 急方的解釋 救急的方劑。 明 李時珍 《本草綱目·序例上·七方》﹝集解﹞引 叢正 曰:“急方有四:有急病急攻之急方,中風關格之病是也……有氣味俱厚之急方,氣味俱厚,直趨於下而力不衰也。”

歷史知識推薦:沛丘

即貝丘、浿丘。春秋、戰國齊地。在今山東博興縣南。《史記·齊太公世家》:襄公十二年前,“獵沛丘”。司馬貞索隱:“《左傳》作貝丘也。”參見“浿丘”。

關注微信公眾號:icidian,查詢回覆:肘後卒急方歷史

相關歷史

肘後卒急方_肘後卒急方介紹_歷史知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