斟尋

斟尋怎么寫好看

斟尋怎么寫好看

歷史字典解釋

尋亦作(《左傳》哀公元年)。夏代都城之一。在今河南鞏義市境。《史記·夏本紀》節正義引《汲冢古文》:“太康居斟尋,羿亦居之,桀又居之”,即此。《漢書·地理志》北海郡平壽縣注引應劭曰,在漢之平壽縣(今山東濰坊市西南)。《夏本紀》張守節正義引臣瓚曰“斟尋在河南,蓋後遷北海也”。

詞語分解

  • 斟尋的解釋 亦作“ 斟鄩 ”。.古國名。 夏 同姓諸侯國。轄境在今 山東省 濰坊市 西南。《左傳·襄公四年》:“﹝ 寒浞 ﹞使 澆 用師,滅 斟灌 及 斟尋氏 。” 杜預 註:“二國, 夏 同姓諸侯, 仲康 之
  • 斟的字典解釋 斟 ē 往杯盞里倒飲料:斟茶。斟酒。 古代指精羹汁:廚人進斟。 筆畫數:; 部首:斗; 筆順編號:
  • 尋的字典解釋 尋 (尋) ú 找,搜求:尋找。尋覓。尋機。尋問。尋訪。尋釁。追尋。尋章摘句。 古代的長度單位(一尋等於八尺):尋常(古代八尺為“尋”,倍尋為“常”,都是平常的長度,後泛指平常、素常)。 覓找 筆畫

歷史知識推薦:三等九則人丁

對按三等九則方法當差納銀人丁的統稱。清代“攤丁入地”前,北方大部分地區沿襲明代三等九則賦役法,人丁以資產之多寡,分成九個等級完納丁徭。等則隨人丁資產數量的變化而增降,在五年一次的人丁編審時予以更定。

關注微信公眾號:icidian,查詢回覆:斟尋歷史

相關歷史

斟尋_斟尋介紹_歷史知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