脾不主時

脾不主時怎么寫好看

脾不主時怎么寫好看

歷史字典解釋

中醫理論。系五行理論中的“土不主時”說在中醫中的運用。“土不主時”說是將每年3651/4日分配於五行,各得73 1/20日;又分於四季,一季得91 5/16日。木、火、金、水分主春、夏、秋、冬四季的前731/20日,每季尚餘18 21/80日。合四季之餘亦得731/20日,為土所主。故“土不主時”實為不專主一時,而是通過每季末的18日余,合主四季之謂。中醫將五臟配五行得肝木主春、心火主夏、肺金主秋、腎水主冬,脾無所主,通過18日余寄治四髒,稱為脾不主時。《素問·太陰陽明論》解釋脾得以主四髒、不專主時的生理因為“脾藏(髒)者,常著胃土之精也,……故上下至頭足,不得主時也”。高士宗釋為“著,昭著也。(脾使)胃土水谷之精昭著於外”,以此為四髒之長。“土不主時”說始見於《禮記·月令》,“脾不主時”說始見於《帝內經·素問》。

詞語分解

  • 脾的解釋 脾 í 人和動物內臟之一,在胃的左下側,是重要的貯藏血液的器官和最大的淋巴器官:脾臟。 中醫學指五臟之一:脾胃。 筆畫數:; 部首:月; 筆順編號:
  • 時的解釋 時 (時) í 一切事物不斷發展變化所經歷的過程:時間。時不我與。 較長的時間:時代。古時。 泛指一段時間:時光。時令。時分。 現在的,當前的:當時。時下。時務。時宜。 常常:時常。學而時習之。 一年

歷史知識推薦:陽貨

即“陽虎”。

關注微信公眾號:icidian,查詢回覆:脾不主時歷史

相關歷史

脾不主時_脾不主時介紹_歷史知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