立儀

立儀怎么寫好看

立儀怎么寫好看

歷史字典解釋

墨子用語。一作立義法,儀通義。指斷是非曲直,必先立標準。《墨子·非命上》:“然則明辨此之說,將奈何哉?子墨子言曰:‘必立儀。’”如立論而不先立儀,猶在旋轉之陶鈞上測量日影而無所適。立儀法有三,即“三表”:“上本之於古者聖王之事”;“下察百姓耳目之實”;“廢(發)以為刑政,觀其中國家百姓人民之利”。

詞語分解

  • 立儀的解釋 確立準則或法度。《墨子·非命下》:“若不先立儀而言,譬之猶運鈞之上而立朝夕焉。” 南朝 梁 劉勰 《文心雕龍·書記》:“ 戰國 以前,君臣同書; 秦 漢 立儀,始有表奏。”
  • 立的字典解釋 立 ì 站,引申為豎起來:立正。立櫃。立足(a.站得往腳;b.處於某種立場)。立場。屹立。頂天立地。 做出,定出:建立。設立。樹立。立意。立此存照。 存在,生存:自立。獨立。勢不兩立。 馬上,即刻:立
  • 儀的字典解釋 儀 (儀) í 人的外表或舉動:儀態。儀表。威儀(使人敬畏的嚴肅容貌和舉止)。 按程式進行的禮節:儀式。儀仗。司儀。 禮物:賀儀。謝儀。 供測量、繪圖、實驗用的器具:儀器。 法制,準則:儀刑。“設儀立

歷史知識推薦:技巧令

官名。《漢書·百官公卿表》水衡都尉屬官有技巧令、丞。建始二年前罷。《漢書·成帝紀》顏師古註:“謂巧藝之技耳,非倡樂之技也。”一說即上林三官之一,主刻錢範。

關注微信公眾號:icidian,查詢回覆:立儀歷史

相關歷史

立儀_立儀介紹_歷史知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