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史之亂

安史之亂怎么寫好看

安史之亂怎么寫好看

歷史字典解釋

唐安祿山、史思明發動的叛亂。玄宗後期,政治黑暗,中央實力削弱,藩鎮握有重兵。天寶十四載(755)十一月,平盧、范陽、河東三鎮節度使安祿山偽稱奉詔討楊國忠,蕃、漢十五萬軍於范陽(今北京)起兵叛亂,連敗唐軍,攻入洛陽。次年正月,自稱雄武皇帝,占有河北大部州縣。七月,玄宗逃往中,朔方留後鴻漸等迎太子李亨(肅宗)於靈武(今屬寧夏)即位。叛軍進入長安,所至燒殺搶掠。至德二載(757),安祿山被其子慶緒所殺,唐將郭子儀等與回紇援軍收復兩京,安慶緒退至(今河南安陽),安祿山部將史思明降唐。次年,史思明復叛,並南下救援安慶緒,解鄴城之圍,乾元二年(759),殺慶緒於范陽,自稱燕帝,再度南下攻入洛陽及附近州縣。上元二年(761),叛軍分裂,史思明被其子朝義所殺。寶應元年(762)十月,唐軍收洛陽,叛軍北逃。次年正月,史朝義窮蹙自縊,叛亂始平。叛亂歷時七年余,嚴重破壞社會生產,唐朝從此由盛轉衰,北方形成藩鎮割據局面。

詞語分解

  • 安史的解釋 唐 安祿山 、 史思明 的並稱。兩人為發動安史之亂的首領。 清 王夫之 《讀通鑑論·唐宣宗》:“ 安史 作逆以後, 河 北亂, 淄青 亂…… 澤潞 亂,而 唐 終不傾者,東南為之根本也。”
  • 亂的解釋 亂 (亂) à 沒有秩序:亂套。紊亂。凌亂。 社會動盪,戰爭,武裝騷擾:亂世。政亂。平亂。亂邦不居。 混淆: * 。敗常亂俗。 任意隨便:亂吃。亂跑。 男女關係不正當: * 。 橫渡:亂流。 治理:亂臣。

歷史知識推薦:營造司

官署名。清代內務府所屬七司之一。初為惜薪司,順治十八年改內工部,康熙十六年始稱營造司。掌宮廷修繕事務。凡宮殿及庭園工程,大者會同工部辦理,尋常歲修自行承辦,每年定期淘挖紫禁城溝渠並拔除城上之草。由總

關注微信公眾號:icidian,查詢回覆:安史之亂歷史

相關歷史

安史之亂_安史之亂介紹_歷史知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