膽銅

膽銅怎么寫好看

膽銅怎么寫好看

歷史字典解釋

曾名鐵銅。系鐵從膽水(硫酸銅的水溶液)中置換所得之銅。西漢《淮南萬畢術》最早記載其生產理:“白青得鐵則化為銅”,至宋才開始大規模生產。約有三種操作:(1)煎煮法:即把膽水置鐵鍋中煎煮,如《夢溪筆談》所云。(2)浸泡法,即把鐵片浸泡於膽水槽中。如《宋史》所云。(3)淋銅法:令貧礦風化並淋出膽水後,再用鐵片浸泡,《大冶賦》等曾提及。

詞語分解

  • 膽銅的解釋 我國古代用水冶法取得的一種銅合金。因所用為膽礬水,故稱;因亦稱此法為膽銅法。 魏 晉 示煉丹術盛行,已有此法,是世界上水法冶金技術的先聲。 宋 為鑄錢需要,此法更為興盛。 元 明 後始見廢止。 宋
  • 膽的字典解釋 膽 (膽) ǎ 人或某些動物體內器官之一,在肝臟右葉的下部:膽囊。苦膽。膽固醇。肝膽相照(指對人忠誠,以真心相見)。 不怕凶暴和危險的精神、勇氣:膽量。膽氣。壯膽。膽魄。膽大妄為(唅 )。 裝在器物內
  • 銅的字典解釋 銅 (銅) ó 一種金屬元素,富延展性。導電性和導熱性都很強,它的合金是電氣、機械和國防工業的重要原料:紫銅(純銅。亦稱“紅銅”)。青銅。黃銅。銅礦。銅器。銅幣。銅臭(恥 )(指銅錢的臭味,用以譏諷唯

歷史知識推薦:承營

地名。在今河北定州市東南。《資治通鑑》:東晉太元九年,後燕慕容楷、慕容農追丁零翟真於下邑,“燕兵大敗,真北趨中山,屯於承營”,即此。

關注微信公眾號:icidian,查詢回覆:膽銅歷史

相關歷史

膽銅_膽銅介紹_歷史知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