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傕

歷史字典解釋

?—198

東漢北地(治今寧夏吳忠西南)人,字稚然。為董卓所部校尉。初平三年(192)卓被殺後,與郭汜等部叛亂,攻陷長安,縱兵殺掠,死者萬餘人,殺司隸校尉琬、司徒王允,與汜共專朝政。自為車騎將軍,封列侯。興平二年(195),與汜相攻。脅迫獻帝至其營,縱火焚宮室、官府、民舍,大肆洗劫,致使長安城空,人相啖食,二、三年間關中無復人跡。後獻帝東歸,復與汜阻截,追殺朝官,虜掠乘輿輜重。建安三年(198),被煨等討殺,夷三族。

詞語分解

  • 李的字典解釋 李 ǐ 落葉小喬木,果實稱“李子”,熟時呈黃色或紫紅色,可食:李代桃僵(原用“桃”“李”共患難來喻兄弟相愛相助,後喻互相頂替或代他人受過)。投桃報李。李下不正冠(喻要避免不必要的嫌疑)。桃李不言,下自
  • 傕的字典解釋 傕 è 姓。 傕 é 古人名用字。 筆畫數:; 部首:亻; 筆順編號:

歷史知識推薦:明仁宗寶訓

明仁宗朱高熾語錄彙編。楊士奇等編纂。宣德五年成書,與《仁宗實錄》同進。六卷。萬曆三十年,呂本校訂刊印,改為二卷。凡四十一子目,前有宣德五年明宣宗序。參見“皇明寶訓”。

關注微信公眾號:icidian,查詢回覆:李傕歷史

相關歷史

李傕_李傕介紹_歷史知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