位置:字典網>>歷史字典>>歷史知識>> 十二土默特

十二土默特

十二鄂拓克土默特的簡稱。明蒙古部名。土默特部原有七鄂拓克,俺答汗時日益強盛,又增加畏吾兒、兀甚、叭要、兀魯、土(王)吉喇等五鄂拓克,合稱十二鄂拓克土默特,即土默特萬戶。

十二土默特字典分解

十二的解釋 (1).十分之二。《史記·高祖本紀》:“地方二千里,持戟百萬,縣隔千里之外, 齊 得十二焉。” 裴駰 集解引 蘇林 曰:“十二,得十中之二。”(2).特指稅率或

也學習下:十二諸侯【歷史知識】

十二個諸侯的合稱。春秋時指魯、齊、晉、秦、楚、宋、衛、陳、蔡、曹、鄭、燕。《史記·十二諸侯年表》實列十三諸侯,司馬貞索隱:“篇言十二,實敘十三者,賤夷狄不數吳,又霸在後故也。不數而敘之者,闔閭霸盟上國故也。”戰國時十二諸侯所含具體國名與春秋時並不一致。《戰國策·秦策五》:“梁君伐楚勝齊,制趙、韓之兵,驅十二諸侯以朝天子於孟津。”姚宏註:“梁君,梁惠王也。伐楚、齊,勝之,制御趙、韓之兵,驅使十二諸

十二土默特相關歷史字典

猜你喜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