東面經略司

歷史字典解釋

名。金代地方軍事機構。統領軍馬,控制東面邊要。宣宗貞祐二年(1214)四月,置於平州(治今河北盧龍)。設東面經略使事,以烏林答乞住充任東面經略使。同年八月罷。

詞語分解

  • 東面的解釋 .面向東。《禮記·曲禮下》:“天子當寧而立,諸公東面、諸侯西面曰朝。”寧,門與屏之間。《莊子·秋水》:“﹝ 河伯 ﹞順流而東行,至於北海,東面而視,不見水端。”《新唐書·禮樂志六》:“使者升西階上,東

歷史知識推薦:軍籍

戶籍名。亦稱衛籍。明代軍士另立戶籍。父死子繼,世代為兵。遇軍士亡故缺伍按冊取丁補伍。記載軍籍者初有戶口、收軍、清勾三冊,後有軍貫、兜底、類衛、類姓四冊。清制,凡編入屯衛之兵士,及充配為軍之人戶,皆為

關注微信公眾號:icidian,查詢回覆:東面經略司歷史

相關歷史

東面經略司_東面經略司介紹_歷史知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