花橋鎮

花橋鎮怎么寫好看

花橋鎮怎么寫好看

歷史字典解釋

①清置,屬臨海縣。即今浙江三門縣東南四十八里花橋鎮。有縣丞駐此。

②即今江西星子縣西南華林鄉。橋跨蓼花池水上。清同治《江西全省輿圖》卷14:南康府星子縣有花橋。

③在今江西鉛山縣西南花橋。清同治《江西全省輿圖》卷11廣信府鉛山縣:“縣西南路由西門出六十里之湖坊,迤南行十五里至基林,又五里至花橋。”


(1)在江蘇省崑山市東部、吳淞江北岸,東南與上海市為鄰。面積50平方千米。人口2.1萬。鎮人民政府駐花家橋,人口 3700。因橋得名。1949年為花溪鄉,屬菉葭區。1956年以駐地名改花橋鄉,1958年改公社,1983年復鄉。1986年置鎮。產稻、小麥、油菜籽、生豬、禽蛋、淡水魚、食用菌等。有機械、電子、化工、服裝等廠。京滬鐵路、滬寧高速公路經此。古蹟有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、趙家橋等。(2)在浙江省三門縣南部,南鄰臨海市。面積83平方千米。人口2.5萬。鎮人民政府駐花橋,人口 2300。名城門。元至大元年(1308年)花橋建成,以橋改名。1949年為城關鄉,1961年改稱花橋公社,1983年復為鄉,1985年易鄉置鎮。產稻、柑橘、茶葉、棉花、竹木、對蝦等。有五金、皮革、服裝、工藝品、草編等廠。為縣南部邊境商貿重地。有公路通縣城。清同治四年(1865年)臨海縣丞駐此。古蹟有菉漪堂。(3)在安徽省湖縣東部。面積44平方千米。人口1.6萬。鎮人民政府駐朱橋,人口220。鎮以境內一座刻有花紋的拱形古橋而得名。原屬宣城縣。1952年置花橋鄉,1958年屬先進公社,1961年析置花橋公社,劃歸蕪湖縣。1984年復置花橋鄉,1999年改置鎮。產稻、小麥、油菜籽、薯、花生等。有水產養殖業及窯廠、精米廠、淀汾廠、油廠、糧站等。交通以公路、水運為主。(4)在江西省德興市中部、洎水兩岸。面積140平方千米。人口2.1萬。鎮人民政府駐詹村,人口640。傳項氏婦以績麻、紡紗、繡花所得,購花磚建橋於小溪上,故名花橋。1950年設花橋等鄉,1958年設紅旗公社,1959年改名花橋,1984年改設詹村鄉,1991年改設花橋鎮。產稻、大豆、玉米、芝麻、甘薯等,盛產竹木、香菇、白木耳、茶葉。江西大茅山綜合墾殖場設此。有金、銅、硫黃等礦及硫酸鈷、製藥、活性炭、紡織器材、罐頭、服裝等廠。有公路西接上樂公路。名勝有僧尼峰、玉兔峰等。(5)在湖北省武穴市東部。面積141平方千米。人口3.7萬。鎮人民政府駐花橋街,人口 2240。以街中跨溪小橋得名。1949年屬廣濟縣第三區。1958年為花橋公社,1987年改置花橋鎮。2000年公塔鎮併入。地處仙人壩水庫下游。主產稻、棉花、油料作物,盛產柑橘、淡水魚、甲魚。有輕工、機械、五金、磚瓦、珍珠、碾米等廠。為全國最大的小五金產品生產基地。京九鐵路、滬蓉高速公路、石松公路經此。(6)在湖南衡南縣東部。面積233平方千米。人口5.2萬。鎮人民政府駐花橋,人口 6500。鎮內原有石拱橋,橋欄上雕有禽獸、花卉,人稱花橋。鎮因橋得名。1949年屬衡陽縣第九區,1952年屬衡南縣第五區。1956年設花橋鄉,1958年為金竹公社,後更名花橋公社。1984年置鎮。1995年接觀鄉、金竹林業鄉併入。主產稻,並產茶葉、蜜橘、油茶、杉木、南竹。縣螢石礦和省屬川口銅礦駐此。有建築、建材、造紙、竹木加工等廠。有圩場。有公路通衡陽市區。(7)在湖南省東安縣北部。面積41平方千米。人口1.1萬。鎮人民政府駐花橋,人口 1600。昔以鎮街上方有一水井,井內生長一塊有花紋,形似拱橋的岩石,得名花橋。1956年為花橋鄉。1959年為星火公社,1961年為花橋公社。1984年復鄉,1995年置鎮。主產稻、烤菸、大豆、辣椒。有農機修配、藤椅等廠及園藝場。有公路通縣城,與邵永公路相接。(8)在湖南省中方縣東北部、辰水支流龍門溪西岸。面積111.5平方千米。人口1.9萬。鎮人民政府駐花橋,人口 2300。溪上有亭子橋名花橋,鎮因得名。1942年懷化置縣設花橋鄉,1958年為花橋公社。1984年置鎮。1997年屬中方縣。主產稻,並產柑橘、油茶、油菜籽、茶葉等。有農副產品加工廠、煤礦。有圩場。湘黔鐵路和懷桃公路經此。有公路通市區。(9)在重慶永川市北部。面積25平方千米。人口1.4萬。鎮人民政府駐永玻村雙河口,人口 4000。清末年建場,因建場時“雲遮太陽”得名雲陰場。民國初年改雲龍鄉。1982年地名普查,因與“雲農鄉”同音,據當地傳奇故事《花石橋》更名為花橋鄉。1999年建鎮。產稻、玉米、甘薯、大豆、蠶繭、水果。有採礦、玻璃製品、鑄造等廠礦。有公路通永川至大足、銅梁、合川、南充等地。名勝古蹟有明墓石棺群、三清洞、千古奇石罈子石和香南樹群。(10)在重慶市忠縣西部。面積49.7平方千米。人口2.9萬。鎮人民政府駐花橋寺,人口 1500。清宣統三年(1911年)設鄉,以境內花橋寺得名。1941年增設顯周鄉。1956年省顯周鄉。1958年為花橋公社,1961年增設顯周公社。1984年復鄉。1992年顯周、花橋兩鄉合併置花橋鎮。產稻、小麥、玉米、甘薯、油菜籽、蠶繭、菸葉、花生、柑橘、辣椒等。有砂磚、農副產品加工等廠。拔精公路經此。(11)在四川省廣安市廣安區西北部。面積47平方千米。人口3萬。鎮人民政府駐花橋,人口 3840。為組合地名,據《廣安縣志》:“場內十字街古生石橋,距花山寺十五步”,故稱。1949年為花橋鄉,1958年改公社,1983年置花橋鎮。1992年月峰鄉併入。產蠶繭、油菜籽、黃麻、菸葉等。為縣“米糧倉”之一。特產手編竹蓆。有印刷、釀酒、糧油加工等廠。川鄂公路經此。(12)在四川省新津縣東北部。面積30平方千米。人口2.8萬。鎮人民政府駐花橋,人口 1850。以駐地得名。明末始建,清乾隆年間擴建。1950年為花橋鄉,1958年為花橋公社,1982年復鄉,1987年改設鎮。特產竹椅。有食品、紙箱、冷軋、魚粉、豬鬃、水泥預製件、砂磚等廠。川藏公路經此。(13)在貴州省石阡縣中部偏東。面積92平方千米。人口1.8萬。鎮人民政府駐花橋街,人口 2970。因花橋村東小石橋刻有花鳥等圖案,故名。1932年置花橋鎮,1942年改為鄉。1958年建公社,1984年復置鄉,1992年建鎮。烏江支流花橋河流經。產稻、玉米、小麥、油菜籽、烤菸、甘薯等。礦產有煤、黑滑石。為縣內重要農貿集市。久銅公路經此。

詞語分解

  • 鎮的字典解釋 鎮 (鎮) è 壓:鎮尺(用金屬、玉石等製成的尺形文具,用來壓書和紙。亦稱“鎮紙”,“壓尺”)。鎮痛。 以武力維持安定:鎮壓(用強力壓制,不許進行政治活動)。鎮反。鎮服。鎮懾。鎮守。 安定:鎮靜。鎮定

歷史地名推薦:左安鎮

即今江西遂川縣西南九十里左安鎮。明時曾移禾源巡司於此。清亦有巡司駐此。 在江西省遂川縣西南部、左溪河中游。面積.平方千米。人口.萬。鎮人民政府駐塘背,人口 。傳明代左溪河西北岸建有庵堂,名左庵。清乾

關注微信公眾號:icidian,查詢回覆:花橋鎮歷史

相關歷史

花橋鎮_花橋鎮在哪裡_歷史地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