頓牟掇芥

頓牟掇芥怎么寫好看

頓牟掇芥怎么寫好看

歷史字典解釋

靜電吸引現象。頓牟、瑇瑁或瑇瑂,都是玳瑁別稱。玳瑁是海生爬行動物,其甲殼也稱玳瑁。漢代已有人發現玳瑁的靜電現象。王充《論衡·亂龍》:“頓牟掇芥”;晉郭璞《山海經圖贊·北山經第三》:“瑇瑂取芥”;《春秋緯·考異郵》:“玳瑁吸喏”,均屬此。王充認為它們所以吸引是因為氣性相同,郭璞也認為玳瑁取芥,氣有潛通。

詞語分解

  • 頓牟的解釋 即琥珀。一說指玳瑁。 漢 王充 《論衡·亂龍》:“頓牟掇芥,磁石引針,皆以其真是,不假他類。” 清 王筠 《菉友肊說》:“﹝《論衡》﹞又曰:‘頓牟掇芥,礠石引針。’頓牟豈虎魄之異名邪,仰別自一物邪
  • 芥的解釋 芥 è 〔芥菜〕一年或二年生草本植物,種子黃色,味辛辣,磨成粉末,稱“芥末”,作調味品。按用途分為葉用芥菜(如“雪裡蕻”);莖用芥菜(如“榨菜”);根用芥菜(如“大頭菜”)。 小草,喻輕微纖細的事物:

歷史知識推薦:宇文部

東晉十六國時鮮卑部所建之政權。其先出自匈奴,有名葛烏菟者,雄武多謀略,鮮卑慕之,奉以為主,遂統遼西一帶鮮卑十二部,世為大人。以其俗謂“天子”曰“宇文”,因號“宇文國”,並以為氏,都紫蒙川今遼寧朝陽西

關注微信公眾號:icidian,查詢回覆:頓牟掇芥歷史

相關歷史

頓牟掇芥_頓牟掇芥介紹_歷史知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