磑戶

歷史字典解釋

中唐以後敦煌寺院碾磑承租戶。歸義軍時,敦煌諸寺將水磑與舍宅莊田、油梁一起稱為“常住之物”,為僧伽資產的重要部分。磑戶按約租用寺磑,寺院支付設備及維修費,磑戶每年交納定額磑課。一輪水磑年磑課約為九十八碩(石),各寺因擁有碾磑、磑戶數不一,故年磑課收入有七十二碩、九十八碩、二百七十四碩不等。磑戶立契時,以家資擔保,不納磑課則“掣奪家資”。磑戶承接寺內外糧食加工。上層磑戶僱工經營,收入可觀,為承租寺院碾磑的世俗地主。下層磑戶為個體經營者,約當於手工業戶或有副業的農戶。寺院磑戶契約租賃的流行,反映寺戶“看磑”勞役制的衰落。

詞語分解

  • 磑的字典解釋 磑 (磑) è 石磨:“造治碾磑。” 磨(?);使物粉碎。 磑 (磑) á 〔磑磑〕a.高;b.聚集;c.潔白光亮;d.堅硬。 (磑) 磑 (磑) à 切近。 筆畫數:; 部首:石; 筆順編號:
  • 戶的字典解釋 戶 ù 一扇門,門:門戶。窗戶。戶樞不蠹。夜不閉戶。 人家:戶口。戶主。門戶之見(亦指派別上的成見)。 會計部門稱賬冊上有業務關係的團體或個人:戶頭。開戶。 門第:門當戶頭。 姓。 筆畫數:; 部首

歷史知識推薦:刪丹山

即“焉支山”。

關注微信公眾號:icidian,查詢回覆:磑戶歷史

相關歷史

磑戶_磑戶介紹_歷史知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