冒籍

冒籍怎么寫好看

冒籍怎么寫好看

歷史字典解釋

①科舉考試用語。明清的童生試,作為讀書人進身之始,對考生的籍貫有嚴格規定,各州縣童生,必須在本地報考。學生在報名時,必須如實填寫姓名、籍貫、年齡、三代履歷等,如以外州縣籍而冒認此州縣籍者,稱冒籍。凡冒籍者,一經發現,則不予錄取。②舊時逃避賦役的手之一。即將非本戶內之人冒入自己戶內,以逃避賦役的徵收。

詞語分解

  • 冒籍的解釋 .假冒籍貫。《舊唐書·薛登傳》:“或冒籍以偷資,或邀勛而竊級。” 明 謝肇淛 《五雜俎·事部二》:“國家取士,從郡縣至分試,俱有冒籍之禁。”《儒林外史》第三二回:“我家小兒要出來應考,怕學裡説是我冒
  • 冒的字典解釋 冒 à 向外透或往上升:冒煙(.煙往上升;.發怒)。冒汗。冒尖。 不顧(惡劣的環境或危險等),頂著:冒雨。冒險。冒死。 不加小心,魯莽,衝撞:冒失。冒昧。冒進(不顧具體條件,急躁進行)。 用假的充當真
  • 籍的字典解釋 籍 í 書,書冊:古籍。書籍。經籍。典籍。 登記隸屬關係的簿冊;隸屬關係:籍貫。戶籍。國籍。學籍。 登記:籍沒(?)。籍吏民。 徵收:籍田。 〔籍籍〕a.形容紛擾很大;b.形容名聲很大;c.形容縱橫交

歷史知識推薦:

春秋宋邑。在今安徽渦陽縣東北。《春秋》桓公十五年前:“公會宋公、衛侯、陳侯於袲,伐鄭”,即此。《公羊傳》作“侈”。

關注微信公眾號:icidian,查詢回覆:冒籍歷史

相關歷史

冒籍_冒籍介紹_歷史知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