位置:字典網>>歷史字典>>歷史知識>> 皮衣去面

皮衣去面

科舉考試考場規則之一。行於清初。科舉考試歷來嚴禁夾帶之風。清初,某些人為獲得功名,便於會試前將文字抄成小本,縫在皮衣里,以圖混進考場。於是清政府下令:考生進場,所穿皮衣一律去面,氈衣一律去里,作為防止舞弊的措施。因會試在三月,時猶嚴寒,士子著皮衣入場者悉去其面,一色皆白。乾隆十年(1745),高宗以“春月會試,風簷之下,非衣裘不足以禦寒”,而原規定“既不免改造之費,亦非所以飾觀瞻”,遂下令停止皮衣去面之例。

皮衣去面字典分解

皮衣的解釋 [fur clothing;leather clothing] 用毛皮或皮革製成的衣服

多看看:皮朗古城【歷史知識】

漢龜茲都城延城、唐龜茲都城伊羅盧城遺址。唐安西都護府駐地。在今新疆庫車縣城東郊。城垣近方形,周長7公里。經考古試掘,底層有漢代文物,上層多唐錢、蓮花紋鋪地方磚、蘭紋磚、筒瓦等,形制與唐長安大明宮麟德殿所出近似。作坊遺址內大陶缽數十成組,頗具規模。為新疆重點文物保護單位。

皮衣去面相關歷史字典

猜你喜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