位置:字典網>>歷史字典>>歷史知識>> 銅鞮縣

銅鞮縣

春秋晉置。治今山西沁縣南。《左傳》昭公二十八年(前514):晉分羊舌氏田為三縣,“樂霄為銅鞮大夫”,即此。秦以後屬上黨郡。北魏屬鄉郡。隋開皇中置沁州,大業初又屬上黨郡。唐武德中屬沁州、韓州。貞觀中屬潞州。自東晉以後治所屢遷,北宋太平興國中始移治今沁縣。為威勝軍治。金、元皆為沁州治。明洪武初廢入沁州。

銅鞮縣字典分解

銅鞮的解釋 (1). 春秋 晉 邑名。在今 山西省 沁縣 南。 晉平公 曾築 銅鞮宮 於此。 漢 置縣,治所在今 山西省 沁縣 南。 北魏 以後屢有遷移。 明 洪武

縣國語字典 縣 (縣) xiàn 中國省級以下的一種行政區劃。 縣 (縣) xuán 古同“懸”。 筆畫數:7; 部首:厶; 筆順編號:2511154

也學習下:銅綠山【歷史地名】

在今湖北大冶市西南五里。《方輿紀要》卷76大冶縣 “鐵山” 條下: “縣治西南有銅綠山,亦古出銅冶鑄之所。縣名大冶,蓋以此。” 1973年在此發現古礦冶遺址,測定為西周至西漢時銅礦址,面積8平方公里。1988年定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。 在湖北省大冶市區西3千米處。據清同治《大冶縣誌》,山因“驟雨過時,有銅綠如雪花小豆,點綴土石之上”得名。富銅礦,有周至漢古銅礦遺址。1965年建銅鐵礦,中國著名

銅鞮縣相關歷史字典

猜你喜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