資治通鑑後(後)編

歷史字典解釋

書名。清徐乾學撰。一百八十四卷。鑒於宋元以來續補《通鑑》諸家皆不免疏舛,徐氏乃利用詔修《大清一統志》之機,與萬斯同、閻若璩、胡渭諸人,編成是書。仿司馬光之例,作考異以明史事去取。又采前人議論,錄附於史事之下,其自出議論,則標“乾學曰”以示區別。全書起自宋太祖建隆元年(960),迄元順帝至正二十七年(1367)。中間所記南宋末年史事,則以端宗、帝昺繼恭帝之後,系年紀號,並可正《宋史》之失。書成後乾學去世,未及進呈。由於許多宋人著作當時尚未輯出,如熊克《中興小紀》、李心傳《建炎以來系年要錄》等均未得見,李燾《續資治通鑑長編》亦僅見殘本,取材未廣,故宋自嘉定以後,元自至順以前,尤為簡略。其長處在於宋元以來方誌均可見到,閻、胡諸人長於地理,故書中有關輿地之事較為精審。

詞語分解

  • 資治的解釋 .致治。《新唐書·陸贄傳》:“治或生亂者,恃治而不脩也。亂或資治者,遭亂而能治也。”《元典章·戶部四·嫁娶》:“志在敦厚風俗,急於資治,人臣之心,昭然可見。”.資助修治。 宋 曾鞏 《江州景德寺新戒

歷史知識推薦:神農氏

即“神農”。

關注微信公眾號:icidian,查詢回覆:資治通鑑後(後)編歷史

相關歷史

資治通鑑後(後)編_資治通鑑後(後)編介紹_歷史知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