焉耆都督府

歷史字典解釋

唐羈縻都督府。貞觀十八年(644)征服焉耆後於其地置。治焉耆鎮。屬安西都護府。開元七年(719)後為唐安西四鎮之一。貞元六年(790)後廢。

詞語分解

  • 焉耆的解釋 古 西域 國名。又作 烏耆 、 烏纏 、 阿耆尼 。國都在 員渠城 今 新疆 焉耆 西南 四十里城市 附近。居民務農、捕魚、畜牧。有文字,語言屬印歐語系。初屬 匈奴 , 西漢 神爵 二年公元前年後
  • 督府的解釋 軍府詳細解釋軍府;幕府。《北史·崔伯謙傳》:“ 文襄 將之 晉陽 ,勞之曰:‘卿騁足 瀛 部,已著康歌。督府務總,是用相授。’” 宋 曾鞏 《寄鄆州邵資政》詩:“督府恩容久,芳箋訊問頻。”

歷史知識推薦:淮水

即今江蘇省西南部長江下游支流秦淮河。六朝時建康今南京市城南淮水闊數十丈,夾淮立柵,水上置浮航二十四。西則順流而下出大江,東則溯流而上可徑由破岡瀆通三吳。唐以後因舊傳秦始皇鑿通此河,改稱秦淮河。

關注微信公眾號:icidian,查詢回覆:焉耆都督府歷史

相關歷史

焉耆都督府_焉耆都督府介紹_歷史知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