無極而太極

歷史字典解釋

語出北宋周敦頤《太極圖·易說》,是關於宇宙生成論之命題。據宋代國史本傳載,該書首句為“自無極而為太極”。南宋朱熹則謂原文本作“無極而太極”,“自”、“為”二字,乃修史者所增(見朱熹《記濂溪傳》、《邵州州學濂溪先生祠記》)。後元修《宋史》即采朱說。意謂太極本即無極,是以太極為宇宙本源和中心,而“自無極而為太極”意為太極本於無極,指宇宙生成是從“無”而為“有”,有生於無之意。

詞語分解

  • 無極的解釋 .無窮盡;無邊際。《左傳·僖公二十四年》:“女德無極,女怨無終。” 漢 枚乘 《七發》:“太子方富於年,意者久耽安樂,日夜無極。” 唐 元稹 《奉和竇容州》:“自嘆風波去無極,不知何日又相逢?”
  • 太極的解釋 .古代哲學家稱最原始的混沌之氣。謂太極運動而分化出陰陽,由陰陽而產生四時變化,繼而出現各種自然現象,是宇宙萬物之原。《易·繫辭上》:“易有太極,是生兩儀,兩儀生四象,四象生八卦。” 孔穎達 疏:“太極

歷史知識推薦:物不遷論

篇名。東晉僧肇著。引《放光般若經》“法無去來,無動靜者”為立論之根據,以宣傳“物不遷”為宗旨,故名。認為“生死交謝,寒暑迭遷,有物流動”,純系假象,以“昔物自在昔,不從今以至昔;今物自在今,不從昔以

關注微信公眾號:icidian,查詢回覆:無極而太極歷史

相關歷史

無極而太極_無極而太極介紹_歷史知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