木杴

歷史字典解釋

農具名。又稱木��、揚鏟。形狀似鍬,頭(即鏟)較方闊。由木製的頭和柄組成。用於挖土,鏟土等。漢以後,主要是用於抄取或拋揚穀物。浙江餘姚河姆渡遺址出土有為現今所知最早的木杴。元王禎《農書》:“剡木為首,謂之木杴,可㩍穀物。又有鐵刃木杴,裁割田間塍埂。以竹為之者,淮人謂之竹揚杴,與江浙揚籃少異。今皆用之。”

詞語分解

  • 木的字典解釋 木 ù 樹類植物的通稱:樹木。喬木。灌木。木石(樹木和石頭,喻沒有知覺和情感的東西)。緣木求魚。 木料、木製品:木材。木器。木刻。木匠。木已成舟。 棺材:棺木。 質樸:木訥(樸實遲鈍)。 呆笨:木雞。
  • 杴的字典解釋 杴 ā 同“杴”。 筆畫數:; 部首:木; 筆順編號:

歷史知識推薦:魚鱗圖

南宋行經界法,用圖冊繪製和登記各戶的田地頃畝,圖形呈魚鱗狀,故名魚鱗圖。也有一些城市編造和繪製魚鱗圖,用以登記坊郭戶的戶等及貧富狀況。元、明、清官府編制的土地圖冊,均繪圖如魚鱗狀。詳“魚鱗圖冊”。

關注微信公眾號:icidian,查詢回覆:木杴歷史

相關歷史

木杴_木杴介紹_歷史知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