愁因薄暮起,興是清秋發。

孟浩然秋登蘭山寄張五

名句出處

出自唐代孟浩然的《秋登萬山寄張五 / 九月九日峴山寄張子容》

北山白雲里,隱者自怡悅。
相望試登高,心隨雁飛滅。(試 一作 始)
愁因薄暮起,興是清秋發。
時見歸村人,沙行渡頭歇。
天邊樹若薺,江畔洲如月。
何當載酒來,共醉重陽節。

孟浩然詩詞大全

名句書法欣賞

孟浩然愁因薄暮起,興是清秋發。書法作品欣賞
愁因薄暮起,興是清秋發。書法作品

譯文和注釋

譯文
登上這白雲繚繞的萬山峰嶺,心頭升起一種超脫塵俗的喜悅。
我試著登上高山遙望遠方,心情早就隨著鴻雁遠去高飛。
愁緒每每是薄暮引發的情緒,興致往往是清秋招致的氛圍。
在山上時時望見回村的人們,走過沙灘坐在渡口憩息歇累。
天邊林中樹木好似顆顆薺菜,俯視江畔的沙洲好比是彎月。
什麼時候能載酒來這共飲,於重陽佳節對酌同醉。

注釋
萬山:萬山,一名漢皋山,又稱方山、蔓山,在湖北襄陽西北十里。張五:一作“張子容”,兄弟排行不對,張子容排行第八。有人懷疑張五為張八之誤。
“北山”二句:晉陶弘景《詔問山中何所有賦詩以答》:“山中何所有?嶺上多白雲。只可自怡悅,不堪持贈君。”這兩句由此變化而來。北山:指張五隱居的山。北:一作“此”。隱者:指張五。
相望:互相遙望。試:一作“始”。
“心隨”句:又作“心飛逐鳥滅”、“心隨飛雁滅”、“心隨鳥飛滅”等。
薄暮:傍晚,太陽快落山的時候。
清秋:明淨爽朗的秋天。一作“清境”。
歸村人:一作“村人歸”。
沙行:一作“沙平”,又作“平沙”。
渡頭:猶渡口。過河的地方。
“天邊”二句:隋薛道衡《敬酬楊僕射山齋獨坐》中有:“遙原樹若薺,遠水舟如葉。”這兩句似是據此變化而成。
薺:薺菜。洲:又作“舟”。
何當:商量之辭,相當於”何妨“或”何如“。
重陽節:古以九為陽數之極。九月九日故稱“重九”或“重陽”。魏晉後,習俗於此日登高游宴。

簡評

關於此詩題中的“張五”指誰,歷來有爭議。一說指張諲。張諲曾隱居於襄陽東南三十里的鹿門山。孟浩然園廬在峴山附近,北對萬山(一說蘭山),因登臨以望張五,並寫此詩寄意。此詩具體創作時間不詳。

孟浩然名句,秋登蘭山寄張五名句

詩詞推薦

  • 再次韻謝吳遁翁

    方回宋代〕一自為農去國賒,九天無路獻忠嘉。不爭老杜廣文飯,且共仰山鶖子茶。字畫故家元佑腳,篇章時樣鄂州花。它山
  • 端午月山主人酒邊即事

    黃庚宋代〕時序催人易白頭,端陽懷古客添愁。朱符不寫湘纍恨,角黍難包楚國羞。記節何妨斟蟻酒,奪標無復見龍舟。高歌
    愁因薄暮起,興是清秋發。 詩詞名句
  • 詠懷

    阮籍魏晉〕二妃游江濱,逍遙順風翔。交甫懷環佩,婉孌有芬芳。猗靡情歡愛,千載不相忘。傾城迷下蔡,容好結中腸。感激
  • 古漁父詞十二首

    王銍宋代〕萬里號風雪滿山,黃蘆晻靄水汪灣。九衢朝馬愁泥滑,不識漁翁興未閒。
  • 送劉高郵梲使入都

    祖詠唐代〕常聞積歸思,昨夜又兼秋。鄉路京華遠,王程江水流。吳歌喧兩岸,楚客醉孤舟。漸覺潮初上,悽然多暮愁。
  • 陪沈虞卿使君游錢園

    樓鑰宋代〕休沐無官事,公庭且放衙。城中尋勝地,道上引高牙。潭府臨芳徑,東岩玩物華。山林真夐絕,棟宇謝豪奢。陶令
  • 漢宮春

    康與之宋代〕雲海沈沈,峭寒收建章。雪殘鳷鵲。華燈照夜,萬井禁城行樂。春隨鬢影,映參差、柳絲梅萼。丹禁杳,鰲峰對聳
  • 應百里李天益來求作奉川十詠似之鳳花

    陳著宋代〕誰把深紅淺綠蟠,羽毛飛動倚風闌。時人不識來儀瑞,只向花前想像看。
    愁因薄暮起,興是清秋發。 詩詞名句
  • 寄賈馳先輩

    曹鄴唐代〕遊子想萬里,何必登高台。聞君燕女吟,如自薊北來。長安高蓋多,健馬東西街。盡說蒿簪古,將錢買金釵。我祖
    愁因薄暮起,興是清秋發。 詩詞名句
  • 臨江仙

    譚處端元代〕稽首吾門諸道友,降心向外休尋。等閒容易費光陰。修行何是苦,不了我人心。滅取無明三孽火,勿令境上相侵。
    愁因薄暮起,興是清秋發。 詩詞名句
愁因薄暮起,興是清秋發。 詩詞名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