詠懷

作者:阮籍 朝代:魏晉

詠懷原文

二妃游江濱,逍遙順風翔。
交甫懷環佩,婉孌有芬芳。
猗靡情歡愛,千載不相忘。
傾城迷下蔡,容好結中腸。
感激生憂思,萱草樹蘭房。
膏沐為誰施,其雨怨朝陽。
如何金石交,一旦更離傷! 

詩詞問答

問:詠懷的作者是誰?答:阮籍
問:詠懷寫於哪個朝代?答:魏晉
問:詠懷是什麼體裁?答:五古
問:阮籍的名句有哪些?答:阮籍名句大全

詩文賞析


這首詩的前四句是敘述劉向《列仙傳》中的一個神話故事:“江妃二女者,不知何所人也,出遊於江、漢之湄(水邊),逢鄭交甫。”交甫見而悅之,下請其,二女解與交甫。交甫悅受而懷揣之,“趨去數十步,視,空懷無;顧二女,忽然不見。”這裡借用此故事來發端起興:敘江妃二女
游於江漢之濱,自由逍遙地順風飄舞,鄭交甫遇到了她們便一見鍾情,請她們解環相贈以為信物,二女答應了他的請求。交甫把環藏在懷裡。那兩位神女都年青美貌(婉孌),渾身飄散著香氣。以下八句則與《列仙傳》記載不合,乃是詩人借題發揮想像,寫雙方別後的 * 相思,讚揚他
們對愛情的忠貞不渝。“猗靡”,婉曲 * 之意。“傾城”和“迷下蔡”,皆形容女子的絕世美貌。《漢書. 外戚傳》載李延年歌曰:“絕代有佳人,遺世而獨立,一顧傾人城,再顧傾人國。”宋玉《登徒子好色賦》有“臣東家之子,嫣然一笑,惑陽城,迷下蔡(地名)。”這四句寫鄭交
甫別後對二妃情致 * ,衷心相愛,永世不忘;二妃那傾城傾國的美好容貌,已深深地印在交甫心中。“感激”四句則寫二妃對交甫因相思而產生的離愁別恨。“萱草”即諼草,據說見之可以忘記憂傷,故又名忘憂草。“蘭房”,猶言香閨,即婦女居室。“膏沐”,古代婦女用的髮油。這
四句是從《詩.衛風.伯兮》“焉得諼草,言樹之背(北堂階下)”,“豈無膏沐,誰適為容”,“其雨其雨,杲杲出日”幾句蛻化而來,描寫的是二妃因感動於交甫的衷心愛慕而產生思念憂傷,不能自己,欲得萱草栽種到蘭房,隨時憑窗望見,藉以忘憂。“女為悅己者容”,可現在對鄭交
甫徒有相思而不得見,因而頭髮散亂也懶施脂粉,倦於梳理;心中切盼交甫到來,可他偏偏不再來臨,就像亟盼下雨而天空卻偏偏出現太陽一樣,使人怨恨不盡。
詩人在這個神話愛情故事的鍾事增華的描述中,自然寄寓了無限深長的感慨,所以結尾二句突轉發問:怎么當初像金石一般堅固的情誼,會在旦夕之間,便離異斷絕而令人悲傷呢?
阮籍發言玄遠,文多隱避。這首詩的主旨亦復如此,以至千古之下,眾說紛紜,或言是諷剌愛情不專(如沈約),或言是比喻君臣遭際(如何焯)。而元人劉履解說最詳:“初,司馬昭以魏氏托任之重,亦自謂能盡忠於國;至是專權僭竊,欲行 * ,故嗣宗婉其詞以諷之。言交甫能念二妃
解於一遇之頃,猶且情愛猗靡,久而不忘。佳人以容好結歡,猶能感激思望,專心靡他,甚而至於憂且怨。如何股肱大臣視同腹心者,一旦更變而有乖背之傷也。君臣朋友皆以義合,故借金石之交為喻。”(《選詩補註》)此說認為“金石交”是比喻曹魏皇帝和世為曹魏重臣的司馬氏,
大致是正確的。所以,這首詩應該說是諷剌司馬氏之作。
全詩通篇皆用比興寄託和反襯對比手法,詩意曲折隱微。本為諷剌現實君臣關係,卻借用遙遠的神話愛情故事,而又加以想像渲染,這已夠“玄遠”了;而結尾二句本是讀者尋繹其寄託的關鍵,但詩人又只通過用典發問微露端倪,並不明言;且詩中多用典故,使意旨愈益隱微迷離。此即所
謂“言在耳目之內,情寄八荒之表”(《詩品》)。以男女情愛喻君臣離合,屈原《離騷》、曹植《七哀》等詩早已有之,但那是正比,而本詩卻是反喻。前十二句全是為反襯結尾二句的,以形成強烈的反差。至於其所以如比隱微曲折,自然是由於時代和處境使然。
(熊篤)

標籤:諷刺

詩詞推薦

  • 三都賦

    左思魏晉〕總序蓋詩有六義焉,其二曰賦。楊雄曰:“詩人之賦麗以則。”班固曰:“賦者,古詩之流也。”。先王采焉,以
  • 歸燕詩

    張九齡唐代〕海燕歲微渺,乘春亦暫來。豈知泥滓賤,只見玉堂開。繡戶時雙入,華堂日幾回。無心與物競,鷹隼莫相猜。
  • 水調歌頭·我飲不須勸

    辛棄疾宋代〕我飲不須勸,正怕酒尊空。別離亦復何恨,此別恨匆匆。頭上貂蟬貴客,花外麒麟高冢,人世竟誰雄。一笑出門去
    詠懷原文_詠懷的賞析_古詩文
  • 落梅風·詠雪

    張鳴善元代〕漫天墜,撲地飛,白占許多田地。凍殺吳民都是你!難道是國家祥瑞?
    詠懷原文_詠懷的賞析_古詩文
  • 宿紫閣山北村

    白居易唐代〕晨游紫閣峰,暮宿山下村。村老見余喜,為余開一尊。舉杯未及飲,暴卒來入門。紫衣挾刀斧,草草十餘人。奪我
    詠懷原文_詠懷的賞析_古詩文
  • 菀柳

    佚名先秦〕有菀者柳,不尚息焉。上帝甚蹈,無自暱焉。俾予靖之,後予極焉。有菀者柳,不尚愒焉。上帝甚蹈,無自瘵焉。
  • 上李邕

    李白唐代〕大鵬一日同風起,扶搖直上九萬里。假令風歇時下來,猶能簸卻滄溟水。世人見我恆殊調,聞余大言皆冷笑。宣父
    詠懷原文_詠懷的賞析_古詩文
  • 羔裘

    佚名先秦〕羔裘如濡,洵直且侯。彼其之子,捨命不渝。羔裘豹飾,孔武有力。彼其之子,邦之司直。羔裘晏兮,三英粲兮。
  • 水仙子·懷古

    張可久元代〕秋風遠塞皂雕旗,明月高台金鳳懷。紅妝肯為蒼生計,女妖嬈能有幾?兩蛾眉千古光輝:漢和番昭君去,越吞吳西
    詠懷原文_詠懷的賞析_古詩文
  • 賣花翁

    吳融唐代〕和煙和露一叢花,擔入宮城許史家。惆悵東風無處說,不教閒地著春華。
    詠懷原文_詠懷的賞析_古詩文
  • 游靈岩記

    高啟明代〕吳城東無山,唯西為有山,其峰聯嶺屬,紛紛靡靡,或起或伏,而靈岩居其詞,拔其挺秀,若不肯與眾峰列。望之
  • 河傳·柳拖金縷

    孫光憲五代〕柳拖金縷,著煙濃霧,濛濛落絮。鳳皇舟上楚女,妙舞,雷喧波上鼓。龍爭虎戰分中土,人無主,桃葉江南渡。襞
  • 相和歌辭春江花月夜

    溫庭筠唐代〕玉樹歌闌海雲黑,花庭忽作青蕪國。秦淮有水水無情,還向金陵漾春色。楊家二世安九重,不御華芝嫌六龍。百幅
    詠懷原文_詠懷的賞析_古詩文
  • 蠶婦

    杜荀鶴唐代〕粉色全無飢色加,豈知人世有榮華。年年道我蠶辛苦,底事渾身著苧麻。
    詠懷原文_詠懷的賞析_古詩文
  • 猛虎行

    張籍唐代〕南山北山樹冥冥,猛虎白日繞村行。向晚一身當道食,山中麋鹿盡無聲。年年養子在深谷,雌雄上下不相逐。谷中
  • 烏棲曲

    李白唐代〕姑蘇台上烏棲時,吳王宮裡醉西施。吳歌楚舞歡未畢,青山欲銜半邊日。銀箭金壺漏水多,起看秋月墜江波。東方
    詠懷原文_詠懷的賞析_古詩文
  • 徐孺子祠堂

    黃庭堅宋代〕喬木幽人三畝宅,生芻一束向誰論。藤蘿得意乾雲日,簫鼓何心進酒樽。白屋可能無孺子,黃堂不是欠陳蕃。古人
    詠懷原文_詠懷的賞析_古詩文
  • 詠傀儡

    楊億宋代〕鮑老當筵笑郭郎,笑他舞袖太郎當。若教鮑老當筵舞,轉更郎當舞袖長。
    詠懷原文_詠懷的賞析_古詩文
  • 公子行

    孟賓於唐代〕錦衣紅奪彩霞明,侵曉春遊向野庭。不識農夫辛苦力,驕驄蹋爛麥青春。
  • 白溝行

    王安石宋代〕白溝河邊蕃塞地,送迎蕃使年年事。蕃使常來射狐兔,漢兵不道傳烽燧。萬里鋤耰接塞垣,幽燕桑葉暗川原。棘門
詠懷原文_詠懷的賞析_古詩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