柳外斜陽,水邊歸鳥,隴上吹喬木。

辛棄疾念奴嬌·登建康賞心亭呈史致道留守

名句出處

出自宋代辛棄疾的《念奴嬌·登建康賞心亭呈史致道留守》

我來弔古,上危樓、贏得閒愁千斛。虎踞龍蟠何處是,只有興亡滿目。柳外斜陽,水邊歸鳥,隴上吹喬木。片帆西去,一聲誰噴霜竹。
卻憶安石風流,東山歲晚,淚落哀箏曲。兒輩功名都付與,長日惟消棋局。寶鏡難尋,碧雲將暮,誰勸杯中綠。江頭風怒,朝來波浪翻屋。

辛棄疾詩詞大全

名句書法欣賞

辛棄疾柳外斜陽,水邊歸鳥,隴上吹喬木。書法作品欣賞
柳外斜陽,水邊歸鳥,隴上吹喬木。書法作品

譯文和注釋

譯文
我來憑弔古人的陳跡,登上高樓,卻落得愁悶無窮。當年虎踞龍蟠的帝王之都今在何處?滿目所見只是千古興亡的遺蹤。夕陽斜照著迷茫的柳樹,水邊覓食的鳥兒急促地飛回窩中,風兒吹拂著高樹,掠過荒涼的丘壟。一隻孤獨的船兒在秦淮河中匆匆西去,不知何人把激越的寒笛吹弄。
回想當年那功業顯赫的謝安,晚年被迫在東山閒居,也被悲哀的箏聲引起傷慟。建功揚名的希望都寄托在兒輩身上,漫長的白日只有消磨在棋局中。表明心跡的寶鏡已難於尋覓,歲月又將無情地逝去,誰能安慰我的情懷共飲酒一盅?早晨以來江上便狂風怒號,高浪似要翻倒房屋,真令人憂悚。

注釋
念奴嬌:詞牌名,又名《百字令》《酹江月》等,雙調一百字,前後闋各四仄韻。
賞心亭:位於建康下水門之上,下臨秦淮河,是當時的遊覽名勝,辛棄疾特愛登此亭眺望。史留守致道:史正志,字致道,揚州人,高宗時進士,除樞密院編修。宋孝宗乾道三年至六年(1167—1170)知建康府,兼建康行宮留守、沿江水軍制置使。留守,即行宮留守,宋室南渡初,高宗一度駐蹕建康,故稱建康為行宮。
弔古:憑弔古蹟。
危樓:高樓,此代指賞心亭。
斛:度量容器,古人以十斗為一斛。
虎踞龍蟠:形容建康城地勢之險要,氣勢之崢嶸。
興亡:指六朝興亡古蹟。偏重於“亡”。
隴:田埂,此泛指田野。喬木:高大的樹木。
片帆:孤舟。
噴霜竹:謂吹笛。噴,吹奏。霜竹,秋天之竹,藉以指笛。
安石:謝安,字安石,東晉著名政治家。風流:指謝安丰采照人,英才蓋世。
東山歲晚:謂謝安晚年。
淚落哀箏曲:晉孝武帝末年,謝安位高遭忌。
“兒輩”二句:言謝安將建功立業的機會都交付給兒輩,自己惟以下棋度日。
寶鏡難尋:喻知我者難覓。
碧雲將暮:言天色將晚,喻歲月消逝,人生易老。
杯中綠:杯中酒。
波浪翻屋:形容水勢洶湧浩大。

簡評

公元1168年(宋孝宗乾道四年),辛棄疾任建康(今江蘇南京)通判,當時他南歸已經七個年頭,而他期望的抗金復國事業,卻毫無進展,而且還遭到朝中議和派的排擠打擊。詞人在一次登建康賞心亭時,觸景生情,感慨萬千,便寫下此作。

辛棄疾名句,念奴嬌·登建康賞心亭呈史致道留守名句

詩詞推薦

柳外斜陽,水邊歸鳥,隴上吹喬木。 詩詞名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