榆柳蔭後檐,桃李羅堂前。

陶淵明 《歸園田居·其一》

名句出處

出自魏晉陶淵明的《歸園田居·其一》

少無適俗韻,性本愛丘山。
誤落塵網中,一去三十年。(誤落 一作:誤入)
羈鳥戀舊林,池魚思故淵。
開荒南野際,守拙歸園田。
方宅十餘畝,草屋八1|1九間。
榆柳蔭後檐,桃李羅堂前。
曖曖遠人村,依依墟里煙。
狗吠深巷中,雞鳴桑樹顛。
戶庭無塵雜,虛室有餘閒。
久在樊籠里,復得返自然。

陶淵明詩詞大全

名句書法欣賞

陶淵明榆柳蔭後檐,桃李羅堂前。書法作品欣賞
榆柳蔭後檐,桃李羅堂前。書法作品

譯文和注釋

譯文
年輕時就沒有適應世俗的性格,生來就喜愛大自然的風物。
錯誤的陷落到仕途羅網,轉眼間遠離田園已十餘年。
籠子裡的鳥兒懷念以前生活的森林,池子裡的魚兒思念原來嬉戲的深潭。
我願到南邊的原野里去開荒,依著愚拙的心性回家耕種田園。
繞房宅方圓有十餘畝地,還有那茅屋草舍 * 間。
榆樹柳樹成蔭遮蓋了後屋檐,桃樹李樹整齊的栽種在屋前。
遠處的鄰村屋舍依稀可見,村落上方飄蕩著裊裊炊煙。
深深的街巷中傳來了幾聲狗吠,桑樹頂有雄雞不停啼喚。
庭院內沒有世俗瑣雜的事情煩擾,靜室里有的是安適悠閒。
久困於樊籠里毫無自由,我今日總算又歸返林山。

注釋
少:指少年時代。適俗:適應世俗。韻:氣質、情致。一作“願”。
丘山:指山林。
塵網:指塵世,官府生活污濁而又拘束,猶如網羅。這裡指仕途。
三十年:有人認為是“十三年”之誤(陶淵明做官十三年)。一說,此處是三又十年之意(習慣說法是十又三年),詩人意感“一去十三年”音調嫌平,故將十三年改為倒文。
羈(ji)鳥:籠中之鳥。戀:一作“眷”。
池魚:池塘之魚。鳥戀舊林、魚思故淵,借喻自己懷戀舊居。
南野:南面的田野。一作“南畝”,指農田。
野:一作“畝”。際:間。
守拙(zhuō):意思是不隨波逐流,固守節操。
方宅:宅地方圓。一說,“方”通“旁”。
蔭(yìn):蔭蔽。
羅:羅列。
曖曖(ài):迷濛隱約的樣子。
依依:輕柔而緩慢的飄升。
墟里:村落。
顛:頂端。
戶庭:門戶庭院。
塵雜:塵俗雜事。
虛室:空室。
餘閒:閒暇。
樊(fán)籠:蓄鳥工具,這裡比喻官場生活。樊,藩籬,柵欄。
返自然:指歸耕園田。

簡評

陶淵明任官十三年,卻一直厭惡官場,嚮往田園。他在公元405年(義熙元年),即四十一歲時最後一次出仕,做了八十多天的彭澤縣令即辭官回家。以後再也沒有出來做官。歸來後,作《歸園田居》詩一組。本詩就是其中一首。

陶淵明名句,歸園田居·其一名句

詩詞推薦

  • 菩薩蠻 蘇小小像

    邵亨貞元代〕錢唐回首春狼藉。湖山依舊橫金碧。何處是兒家。粉牆楊柳斜。佳期難暗卜。檀板傳心曲。隨意帶宜男。就中應未
  • 陳宜中第四十

    文天祥宋代〕管葛本時須,經綸中興業。有志乘鯨鰲,南紀阻歸楫。
    榆柳蔭後檐,桃李羅堂前。 詩詞名句
  • 又次韻謝司法

    方岳宋代〕風光已是二分時,翻覆人間風局棋。山雨不容春到眠,海棠無復曉凝脂。情懷未必禽魚識,歲月何堪駟馬追。只有
  • 感遇

    岑參唐代〕北山有芳杜,靡靡花正發。未及得采之,秋風忽吹殺。君不見拂雲百丈青松柯,縱使秋風無奈何。四時常作青黛色
    榆柳蔭後檐,桃李羅堂前。 詩詞名句
  • 依韻和梅龍圖觀小錄

    梅堯臣宋代〕四百鸞皇羽翼成,高低輕重出權衡。他時俱作公卿去,夸是王家門下生。
    榆柳蔭後檐,桃李羅堂前。 詩詞名句
  • 寒食日過荊山

    梅堯臣宋代〕山郵雖禁火,嶺樹自生煙。鳴咽同歸櫓,悲哀欲問天。泣親非泣玉,流淚劇流泉。春鮆橫刀膾,何心更食鮮。
  • 呂洞賓贊

    釋道璨宋代〕提起絛頭,垂下衣袖。信腳闊步行,親見黃龍後。
  • 中秋夜有客攜酒

    方回宋代〕中秋謂無酒,忽有攜酒者。聯翩二三客,柴門系嘶馬。膨脝兩大瓮,待月列堂下。空庭碧天天闊,秋色極瀟灑。皓
  • 種竹

    宋祁宋代〕世皆笑幽獨,可不少自貶。種竹南軒間,亦足以相驗。況茲歲華晚,眾卉日凋斂。清節良自如,栽培匪為諂。
  • 秋月聯句

    佚名唐代〕   秋月圓如鏡,
    榆柳蔭後檐,桃李羅堂前。 詩詞名句
榆柳蔭後檐,桃李羅堂前。 詩詞名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