蝶戀花·密州上元

作者:蘇軾 朝代:宋代

蝶戀花·密州上元原文

燈火錢塘三五夜,明月如霜,照見人如畫。帳底吹笙香吐麝,更無一點塵隨馬。
寂寞山城人老也!擊鼓吹1~1簫,卻入農桑社。火冷燈稀霜露下,昏昏雪意雲垂野。

詩詞問答

問:蝶戀花·密州上元的作者是誰?答:蘇軾
問:蝶戀花·密州上元寫於哪個朝代?答:宋代
問:蘇軾的名句有哪些?答:蘇軾名句大全

蘇軾蝶戀花·密州上元書法欣賞

蘇軾蝶戀花·密州上元書法作品欣賞
蝶戀花·密州上元書法作品

譯文和注釋

譯文
杭州城的元宵夜,涼月好似霜,照得人好似一幅畫。而底吹笙,燃香的香氣好似麝香,更無一點塵土隨著馬而去。
寂寞的密州城裡人們都老了,人們沿街擊鼓 * 而行,最後卻轉到農桑社祭祀土地神。燈火清冷稀少霜露降下,陰黃昏沉的烏雲籠罩著大地,要下雪了。

注釋
蝶戀花:唐教坊曲,本名《鵲踏枝》,宋晏殊詞改今名,取自梁簡文帝詩句“翻階峽蝶戀花情”。《樂章集》註:小石調;趙令畤詞註:商調;《太平樂府》註:雙調。馮延巳詞,有“楊柳風輕,展盡黃金縷”句,名《黃金縷》;趙令畤詞,有“不捲珠簾,人在深深院”句,名《卷珠簾》;司馬槱詞,有“夜涼涼月生南浦”句,名《涼月生南浦》;韓淲詞,有“細雨吹池沼”句,名《細雨吹池沼》;賀鑄詞,名《鳳棲梧》;李石詞,名《一節金》;衷元吉詞,名《魚水同歡》;沈會宗詞,名《轉調蝶戀花》。上元:即正月十五日元宵節,也叫上元節,因有觀燈之風俗,亦稱“燈節”。
錢塘:此處代指杭州城。三五夜:即每月十五日夜,此處指元宵節。
“照見”句:形容杭州城元宵節的繁華、熱鬧景象。
而:此處指富貴人家元宵節時在堂前懸掛的幃而。香吐麝:意謂富貴人家的而底吹出一陣陣的麝香氣。麝:即麝香,名貴的香料。
“更無”句:說的是江南氣清土潤,行馬無塵。唐人蘇味道《上元》詩:“黃塵隨馬去,涼月逐人來。”
山城:此處指密州。
“擊鼓”句:形容密州的元宵節遠沒有杭州的元宵節熱鬧,只有在農家社稷時才有鼓簫樂曲。社:農村節日祭祀活動。《周禮》:“凡國祈年于田租,吹《豳雅》,擊土鼓,以樂田畯(農神)。”王維《涼州郊外游望》:“婆娑依里社,簫鼓賽田神。”
“昏昏”句:意謂密州的元宵節十分清冷,不僅沒有笙簫,連燈火也沒有,只有雲垂曠野,意濃濃。垂,靠近。

詩文賞析

此詞作於公元1075年(熙寧八年),時蘇軾在密州。全詞用粗筆勾勒的手法,抓住杭州、密州氣候、地理、風俗等方面各自的特點,描繪了杭州上元和密州上元節的不同景象,流露了作者對杭州的思念和初來密州時的寂寞心情。

這首詞題記為“密州上元”,詞卻從錢塘的上元夜寫起。錢塘也就是杭州,蘇軾曾那裡過了三個元宵節。元宵的特點,就是“燈火”。東坡用一句“燈火錢塘三五夜”,點出燈夕的盛況。“明月如霜”,寫月光之白。李白曾有詩云:“床前明月光,疑是地上霜。”但元宵夜月正圓,燈月交輝,引來滿城男女游賞,元宵節是宋代一個很重要的節日。這一天街人遊人如織,男子歌嘯而行,好盛裝而出。難怪東坡要寫月光“照見人如畫”了。這還是街市的遊人。至於富貴人家慶賞元宵,又另有一種排場。作者一句“帳底吹笙香吐麝”寫盡杭州城官宦人家過節的繁奢情景。“更無一點塵隨馬”,化用蘇味道《正月十五夜》詩“暗塵隨馬去,明月逐人來”句,進一步從動態寫遊人。說“無一點塵”,更顯江南氣候之清潤。

上闋描寫杭州元宵景致,作者此時是剛來密州任知州,正好遇到元宵佳節,在街上看燈,觀月時的情景和由此而產生的感想。詞句雖不多,卻也“有聲有色”。寫燈、寫月、寫人,聲色交錯,充分展現了杭州元宵節的熱鬧、繁榮景象。

下闋描寫密州上元。“寂寞山城人老也”是一句過片,使情調陡然一轉,用“寂寞”二字,將前面“錢塘三五夜”那一片熱鬧景象全部移來,為密州上元作反襯,形成鮮明的對比,寫出了密州上元的寂寞冷清。無須多著一字,便覺清冷蕭索。結句“火冷燈稀霜露下,昏昏雪意雲垂野”則不但寫出了密州氣候的寒冷,而且也讓人感覺到環境的空曠蒼涼。

作者“曾經滄海難為水”,見過了杭州上元的熱鬧,再來看密州上元自覺淒清。更何況他這一次由杭州調知密州,環境和條件出現了很大的變化,心情完全不同。首先,密州不比杭州,貧窮,勞頓又粗陋,再無江南之詩情。而更讓他感到“寂寞”,感到鬱鬱不樂的是這裡連年蝗旱,民不聊生。作為一個愛民之官,他又怎能快樂開懷呢?這位剛到任年僅四十的“使君”不禁有“人老也”之嘆。他這上元之夜,隨意閒行,聽到簫鼓之聲,走去一看,原來是村民正舉行社祭,祈求豐年。這裡農民祈年的場面和簫鼓之聲,讓作者久久不能離去。直到夜深“火冷燈稀霜露下”,郊外彤雲四垂,陰霾欲雪。“昏昏雪意雲垂野”一句,表面上意象悽慘,卻是寫出了他心中的希望,有一種“瑞雪兆豐年”的喜悅之情。

蘇軾這首《蝶戀花》,確是“有境界”之作,寫出了對“凡耳目之所接者”的真實感受,抒發了對國計民生的憂患之情。內容、筆墨不囿於成規,自抒胸臆,意之所到,筆亦隨之,不求工而自工。此詞運用了轉折、反襯等章法技巧,體現出了他當時的境遇和心情。

標籤:元宵節思念憂國憂民

詩詞推薦

  • 謁金門·風乍起

    馮延巳唐代〕風乍起,吹皺一池春水。閒引鴛鴦芳徑里,手挪紅杏蕊。鬥鴨闌乾獨倚,碧玉搔頭斜墜。終日望君君不至,舉頭聞
  • 江上寄山陰崔少府國輔

    孟浩然唐代〕春堤楊柳發,憶與故人期。草木本無意,榮枯自有時。山陰定遠近,江上日相思。不及蘭亭會,空吟祓禊詩。
  • 落梅風·因他害

    馬致遠元代〕因他害,染病疾,相識每勸咱是好意。相識若知咱就裡,和相識也一般憔悴。
    蝶戀花·密州上元原文_蝶戀花·密州上元的賞析_古詩文
  • 憶江南·閒夢遠

    李煜五代〕閒夢遠,南國正芳春。船上管弦江面淥,滿城飛絮輥輕塵。忙殺看花人!閒夢遠,南國正清秋。千里江山寒色遠,
  • 有所思

    兩漢樂府兩漢〕有所思,乃在大海南。何用問遺君,雙珠瑇瑁簪,用玉紹繚之。聞君有他心,拉雜摧燒之。摧燒之,當風揚其灰。
  • 木蘭花令·次歐公西湖韻

    蘇軾宋代〕霜余已失長淮闊。空聽潺潺清潁咽。佳人猶唱醉翁詞,四十三年如電抹。草頭秋露流珠滑。三五盈盈還二八。與余
    蝶戀花·密州上元原文_蝶戀花·密州上元的賞析_古詩文
  • 菩薩蠻

    李珣唐代〕回塘風起波文細,刺桐花里門斜閉。殘日照平蕪,雙雙飛鷓鴣。征帆何處客,相見還相隔。不語欲魂銷,望中煙水
    蝶戀花·密州上元原文_蝶戀花·密州上元的賞析_古詩文
  • 明月逐人來

    李持正宋代〕星河明淡。春來深淺。紅蓮正、滿城開遍。禁街行樂,暗塵香拂面。皓月隨人近遠。天半鰲山,光動鳳樓兩觀。東
    蝶戀花·密州上元原文_蝶戀花·密州上元的賞析_古詩文
  • 在燕京作

    宋恭宗宋代〕寄語林和靖,梅花幾度開。黃金台下客,應是不歸來。
    蝶戀花·密州上元原文_蝶戀花·密州上元的賞析_古詩文
  • 鷓鴣天·元宵後獨酌

    楊慎明代〕千點寒梅曉角中,一番春信畫樓東。收燈庭院遲遲月,落索鞦韆翦翦風。魚雁杳,水雲重,異鄉節序恨匆匆。當歌
    蝶戀花·密州上元原文_蝶戀花·密州上元的賞析_古詩文
  • 日落望江贈荀丞詩

    鮑照南北朝〕旅人乏愉樂,薄暮增思深。日落嶺雲歸,延頸望江陰。亂流灇大壑,長霧匝高林。林際無窮極,雲邊不可尋。惟見
  • 蝶戀花·春暮

    李冠宋代〕遙夜亭皋閒信步。才過清明,漸覺傷春暮。數點雨聲風約住。朦朧淡月雲來去。桃杏依稀香暗渡。誰在鞦韆,笑里
    蝶戀花·密州上元原文_蝶戀花·密州上元的賞析_古詩文
  • 春怨

    李白唐代〕白馬金羈遼海東,羅帷繡被臥春風。落月低軒窺燭盡,飛花入戶笑床空。
    蝶戀花·密州上元原文_蝶戀花·密州上元的賞析_古詩文
  • 長干行二首

    李白唐代〕妾發初覆額,折花門前劇。郎騎竹馬來,繞床弄青梅。同居長乾里,兩小無嫌猜。十四為君婦,羞顏未嘗開。(未
  • 蘇幕遮

    范仲淹宋代〕碧雲天,黃葉地,秋色連波,波上寒煙翠。山映斜陽天接水,芳草無情,更在斜陽外。黯鄉魂,[1]追旅思,[
    蝶戀花·密州上元原文_蝶戀花·密州上元的賞析_古詩文
  • 小戎

    佚名先秦〕小戎俴收,五楘梁輈。游環脅驅,陰靷鋈續。文茵暢轂,駕我騏馵。言念君子,溫其如玉。在其板屋,亂我心曲。
  • 寄令狐郎中

    李商隱唐代〕嵩雲秦樹久離居,雙鯉迢迢一紙書。休問梁園舊賓客,茂陵秋雨病相如。
    蝶戀花·密州上元原文_蝶戀花·密州上元的賞析_古詩文
  • 巴丘書事

    陳與義宋代〕三分書里識巴丘,臨老避胡初一游。晚木聲酣洞庭野,晴天影抱岳陽樓。四年風露侵遊子,十月江湖吐亂洲。未必
    蝶戀花·密州上元原文_蝶戀花·密州上元的賞析_古詩文
  • 浣溪沙

    納蘭性德清代〕訊息誰傳到拒霜?兩行斜雁碧天長,晚秋風景倍淒涼。銀蒜押簾人寂寂,玉釵敲燭信茫茫。黃花開也近重陽。
    蝶戀花·密州上元原文_蝶戀花·密州上元的賞析_古詩文
  • 探芳新·吳中元日承天寺遊人

    吳文英宋代〕九街頭,正軟塵潤酥,雪銷殘溜。禊賞祗園,花艷雲陰籠晝。層梯峭空麝散,擁凌波、縈翠袖。嘆年端、連環轉,
蝶戀花·密州上元原文_蝶戀花·密州上元的賞析_古詩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