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畔尖山似劍鋩,秋來處處割愁腸。

柳宗元與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華親故

名句出處

出自唐代柳宗元的《與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華親故》

海畔尖山似劍鋩,秋來處處割愁腸。
若為化得身千億,散上峰頭望故鄉。

柳宗元詩詞大全

名句書法欣賞

柳宗元海畔尖山似劍鋩,秋來處處割愁腸。書法作品欣賞
海畔尖山似劍鋩,秋來處處割愁腸。書法作品

譯文和注釋

譯文
海邊的高聳突出的尖山好像利劍鋒芒,到秋天處處割斷人的愁腸。
假如能將此身化作萬萬千千身,定要散落到每個峰頂眺望故鄉!

注釋
與:同。浩初:作者的朋友,潭州(今湖南長沙)人,龍安海禪師的弟子。時從臨賀到柳州會見柳宗元。上人:對和尚的尊稱。山:指柳州附近山峰。京華:京城長安。親故:親戚、故人。
海畔:畔,邊。柳州在南方,距海較近,故稱海畔。劍鋩(máng):劍鋒,劍的頂部尖銳部分。
秋:秋季。割:斷。愁腸:因思鄉而憂愁,有如肝腸寸斷。
若:假若。化得身:柳宗元精通佛典,同行的浩初上人又是龍安海禪師的弟子,作者自然聯想到佛經中“化身”的說法,以表明自己的思鄉情切。千億:極言其多。
散上:飄向。一作“散作”。峰頭:山峰的頂端。望:遙望。故鄉:這裡指長安,而作者的家鄉在河東。

簡評

此詩的具體創作時間不詳,是作者在柳州所作。柳宗元從永州司馬改任柳州刺史後,為了排遣愁思,在一個秋高氣爽的日子,他與朋友浩初和尚一同登山望景,見四野群峰皆如劍鋒,更觸動愁懷。於是寫下了這首七言絕句,寄給京城長安親友。

柳宗元名句,與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華親故名句

詩詞推薦

  • 答賀者

    項安世宋代〕自聞諸賢興,便謂我當出。親朋願其貴,賀者日盈室。雖感賀者情,奈此十年疾。平生萬事偽,獨有病是實。下床
  • 漁父詞/漁父

    孫銳宋代〕平湖千頃浪花飛。春後銀魚霜更肥。菱葉飯,蘆花衣。酒酣載月忙呼歸。
    海畔尖山似劍鋩,秋來處處割愁腸。 詩詞名句
  • 酬鄧子

    王洋宋代〕我年數七十,不過春五來。素心歲月盡,白髮日夜催。縱懷獨往願,欲去心先回。惟思百境空,洗此一念埃。喜逢
    海畔尖山似劍鋩,秋來處處割愁腸。 詩詞名句
  • 閒樂

    釋文珦宋代〕只以閒為樂,寧論是與非。安身唯草座,終歲掩柴扉。水蓏收菱芡,山糧采蕨薇。幾回清夢去,還共白雲飛。
  • 又次韻二首

    陳著宋代〕猶記年時花下醉,老懷今已不成春。深黃淺紫知何在,留得殘鶯啼向人。
    海畔尖山似劍鋩,秋來處處割愁腸。 詩詞名句
  • 和李太白並敘

    蘇軾宋代〕李太白有《潯陽紫極宮感秋》詩,紫極宮,今天慶觀也。道士胡洞微以石本示余,蓋其師卓玘之所刻。玘有道術,
    海畔尖山似劍鋩,秋來處處割愁腸。 詩詞名句
  • 禪人寫真求贊

    釋正覺宋代〕覺之微妙,未痕朕兆。徹造化之源,據生殺之要。至虛而獨存,當明而隱照。築築磕磕兮鼻孔累垂,哆哆和和兮舌
  • 秋雨嘆十解

    楊萬里宋代〕籬下黃花最恨他,金鈿香少淚痕多。仙人解補銀河漏,天上無泥奈許何?
    海畔尖山似劍鋩,秋來處處割愁腸。 詩詞名句
  • 見牡丹呈諸友

    袁甫宋代〕從來洛花天下最,姚黃魏紫尤奇異。坐令百花失顏色,喚作國香誰是對。十年之前來新安,閱盡妖嬈興欲蘭。晚得
  • 酬吳七見寄

    白居易唐代〕曲江有病客,尋常多掩關。又聞馬死來,不出身更閒。聞有送書者,自起出門看。素緘署丹字,中有瓊瑤篇。口吟
海畔尖山似劍鋩,秋來處處割愁腸。 詩詞名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