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月寒砧催木葉,十年征戍憶遼陽。

沈佺期古意呈補闕喬知之 / 古意 / 獨不見

名句出處

出自唐代沈佺期的《古意呈補闕喬知之 / 獨不見》

盧家少婦鬱金堂,海燕雙棲玳瑁梁。
九月寒砧催木葉,十年征戍憶遼陽。
白狼河北音書斷,丹鳳城南秋夜長。
誰謂含愁獨不見,更教明月照流黃。

沈佺期詩詞大全

名句書法欣賞

沈佺期九月寒砧催木葉,十年征戍憶遼陽。書法作品欣賞
九月寒砧催木葉,十年征戍憶遼陽。書法作品

譯文和注釋

譯文
盧家年輕的主婦,居住在以鬱金香浸灑和泥塗壁的華美的屋宇之內,海燕飛來,成對成雙地棲息於華麗的屋樑之上。九月里,寒風過後,在急切的搗衣聲中,樹葉紛紛下落,丈夫遠征遼陽已逾十載,令人思念。白狼河北的遼陽地區音信全部被阻斷,幽居在長安城南的少婦感到秋日裡的夜晚特別漫長。她哀嘆:我到底是為哪一位思而不得見的人滿含哀愁啊?為何還讓那明亮的月光照在幃帳之上?

注釋
⑴獨不見:樂府《雜曲歌辭》舊題。《樂府解題》:“獨不見,傷思而不見也。”
⑵盧家少婦:泛指少婦。鬱金堂:以鬱金香料塗抹的堂屋。堂,一作“香”。梁朝蕭衍《河中之水歌》:“河中之水向東流,洛陽女兒名莫愁。……十五嫁為盧家婦,十六生兒字阿侯。盧家蘭室桂為梁,中有鬱金蘇合香。”
⑶海燕:又名越燕,燕的一種。因產於南方濱海地區(古百越之地),故名。玳瑁(dài mào):海生龜類,甲呈黃褐色相間花紋,古人用為裝飾品。
⑷寒砧(zhēn):指搗衣聲。砧,搗衣用的墊石。古代婦女縫製衣服前,先要將衣料搗過。為趕製寒衣婦女每於秋夜搗衣,故古詩常以搗衣聲寄思婦念遠之情。木葉:樹葉。
⑸遼陽:遼河以北,泛指遼東地區。
⑹白狼河:今遼寧省境內之大凌河。音:一作“軍”。
⑺丹鳳城:此指長安。相傳秦穆公女兒弄玉 * ,引來鳳凰,故稱鹹陽為丹鳳城。後以鳳城稱京城。唐時長安宮廷在城北,住宅在城南。
⑻誰為:即“為誰”。為,一作“謂”。
⑼教(jiāo):使。流黃:黃紫色相間的絲織品,此指帷帳,一說指衣裳。更教:一作“使妾”。照:一作“對”。

簡評

此詩題一作“古意呈喬補闕知之”,又作“古意呈補闕喬知之”,疑為副題。喬補闕為喬知之,萬歲通天(武則天年號,696—697)年間任右補闕,此詩當作於此時。

沈佺期名句,古意呈補闕喬知之 / 古意 / 獨不見名句

詩詞推薦

  • 投所知

    李鹹用唐代〕手欠東堂桂一枝,家書不敢便言歸。掛檐晚雨思山閣,拂岸煙嵐憶釣磯。公道甚平才自薄,丹霄好上力猶微。誰能
  • 寄劉蕡問疾

    王建唐代〕年少病多應為酒,誰家將息過今春。賒來半夏重熏盡,投著山中舊主人。
  • 南歌子(湖景)

    蘇軾宋代〕古岸開青葑,新渠走碧流。會看光滿萬家樓。記取他年扶路、入西州。佳節連梅雨,餘生寄葉舟。只將菱角與雞頭
  • 和梅花

    梅堯臣宋代〕時時不甘春著力,年年能占臘前芳。水邊攀折此中女,馬上嗅尋何處郎。山舍更清栽作援,鳳樓偏巧學成妝。團枝
    九月寒砧催木葉,十年征戍憶遼陽。 詩詞名句
  • 偈五首

    釋子淳宋代〕我宗有語句,金刀剪不開。深深玄妙旨,玉女夜懷胎。
    九月寒砧催木葉,十年征戍憶遼陽。 詩詞名句
  • 西園十詠方物亭

    吳中復宋代〕草林蟲魚部,披尋自古無。飛沉天產異,生植土風殊。物色隨心匠,形容記繪圖。虛亭玩真意,浩思滿江湖。
    九月寒砧催木葉,十年征戍憶遼陽。 詩詞名句
  • 碧玉千峰

    方來宋代〕東溪有人豪,調古誰能讀。我來薦芳馨,黃花清可掬。想公憐世人,翻覆變涼燠。至今嫉邪書,字字凜寒玉。
    九月寒砧催木葉,十年征戍憶遼陽。 詩詞名句
  • 自次前韻酬馬奧諸丈見和

    舒岳祥宋代〕得肉鳶歸樹,無魚鶴下田。此中藏世界,他處少人煙。可怪衣偏裻,何妨屐下穿。亂離多少事,史筆若為傳。
  • 晚春

    葛紹體宋代〕過了紅芳又綠陰,綠陰多處覺春深。東皇自是成功早,取次南風入舜琴。
    九月寒砧催木葉,十年征戍憶遼陽。 詩詞名句
  • 豀魚

    舒岳祥宋代〕紅白豀魚也可憐,夜涼沙靜枕流眠。澄潭百尺無機事,自古何人作釣船。
九月寒砧催木葉,十年征戍憶遼陽。 詩詞名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