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門中斷楚江開,碧水東流至此回。

李白望天門山

名句出處

出自唐代李白的《望天門山》

天門中斷楚江開,碧水東流至此回。
兩岸青山相對出,孤帆一片日邊來。

李白詩詞大全

名句書法欣賞

李白天門中斷楚江開,碧水東流至此回。書法作品欣賞
天門中斷楚江開,碧水東流至此回。書法作品

譯文和注釋

譯文
長江猶如巨斧,劈開天門雄峰,碧綠江水滾滾東流到這裡,又迴旋向北流去。
兩岸青山互相對峙美景難分高下,一隻小船從太陽升起的地方悠悠駛來。

注釋
天門山:位於安徽省和縣與蕪湖市長江兩岸,在江北的叫西梁山,在江南的叫東梁山(古代又稱博望山)。兩山隔江對峙,形同天設的門戶,天門由此得名。
中斷:江水從中間隔斷兩山。
楚江:即長江。因為古代長江中游地帶屬楚國,所以叫楚江。開:劈開,斷開。
至此:意為東流的江水在這轉向北流。一作“直北”。回:回漩,迴轉。指這一段江水由於地勢險峻方向有所改變,並更加洶湧。
兩岸青山:分別指東梁山和西梁山。出:突出,出現。
日邊來:指孤舟從天水相接處的遠方駛來,遠遠望去,仿佛來自日邊。

簡評

《望天門山》是公元725年(開元十三年)李白初出巴蜀乘船赴江東經當塗(今屬安徽)途中行至天門山,初次見到天門山時有感而作的。

李白名句,望天門山名句

詩詞推薦

  • 次韻楊少雲桂花

    高文虎宋代〕溶溶漠漠秋光淡,耿耿寥寥夜色清。不是靈根函爽氣,如何醖得此香成。玉兔搗霜千萬粒,淒風折作四花凝。廣寒
  • 冬日書懷四首

    王炎宋代〕齏鹽雖淡泊,義理極雋永。士唯知此味,未語已相領。同流有淄澠,何用勤造晴。不敢眼青白,口諾心未肯。平生
  • 麥熟有感

    石介宋代〕去年經春頻肆赦,拜赦人忙走如馬。五月不雨麥苗死,赦頻不能活窮寡。今年經春無赦書,十月一雨及時下。五月
    天門中斷楚江開,碧水東流至此回。 詩詞名句
  • 眼兒媚

    陳亮宋代〕試燈天氣又春來。難說是情懷。寂寥聊似,揚州何遜,不為江梅。扶頭酒醒爐香炧,心緒未全灰。愁人最是,黃昏
  • 和劉後村梅花百詠

    方蒙仲宋代〕溫柔鄉苦不勝衣,端正樓嫌微有肌。安得花神供步輦,不肥不瘦美兼之。
    天門中斷楚江開,碧水東流至此回。 詩詞名句
  • 代書寄廣信李遵度承制

    邵雍宋代〕薊北更千里,漢唐為極邊。奈何今境土,不復舊山川。虎帳兵家重,雕弓嗣子傳。佗年勒功處,無使後燕然。
    天門中斷楚江開,碧水東流至此回。 詩詞名句
  • 醉花陰(次韻印師)

    葛勝仲宋代〕東皇已有來歸耗。十里青山道。凍櫱萬株梅,一夜妝成,似趁鳴雞早。年時清賞曾同到。先仗游蜂報。抖擻舊心情
  • 雜劇·劉玄德獨赴襄陽會

    高文秀〔元代〕第一折(沖末劉備同趙雲上,雲)疊蓋層層徹碧霞,織席編履作生涯。有人來問宗和祖,四百年前將相家。某姓劉
  • 七月二十四日食荔枝

    蔡襄宋代〕絳衣仙子過中元,別葉空枝去不還。應是天人知憶念,再生朱實慰衰顏。
    天門中斷楚江開,碧水東流至此回。 詩詞名句
  • 梅州楊守鐵庵

    劉克莊宋代〕北客由來憚入南,仆家諫議飽曾諳。誰雲瘴霧非吾上,曾有魁躔住此庵。身重豈容眉斧伐,時危猶要脊樑檐。公歸
天門中斷楚江開,碧水東流至此回。 詩詞名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