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時輕別意中人,山長水遠知何處。

晏殊踏莎行·碧海無波

名句出處

出自宋代晏殊的《踏莎行·碧海無波》

碧海無波,瑤台有路。思量便合雙飛去。當時輕別意中人,山長水遠知何處。
綺席凝塵,香閨掩霧。紅箋小字憑誰附。高樓目盡欲黃昏,梧桐葉上蕭蕭雨。

晏殊詩詞大全

名句書法欣賞

晏殊當時輕別意中人,山長水遠知何處。書法作品欣賞
當時輕別意中人,山長水遠知何處。書法作品

譯文和注釋

譯文
碧海波平無險阻,瑤台有路可通行。細思量,當初就該雙飛去。想當時,輕別意中人,現如今,山高水遠何處尋。
灰塵落綺席,煙霧鎖香閨。寫好的書信,如何送給你。登高樓極目望遠方,蕭蕭細雨灑梧桐,天已近黃昏。

注釋
踏莎(suō)行:詞牌名。又名“柳長春”“喜朝天”“踏雪行”等。雙調五十八字,仄韻。
碧海:傳說中的海名。《海內十洲記》:“ 扶桑在東海 之東岸。岸直,陸行登岸一萬里,東復有碧海。海廣狹浩汗,與東海等。水既不鹹苦,正作碧色,甘香味美。”
瑤台:指傳說中的神仙居處。晉王嘉《拾遺記·崑崙山》:“傍有瑤台十二,各廣千步,皆五色玉為台基。”
思量:考慮;忖度。
意中人:心中所眷戀或屬意的人。
綺席:華麗的席具。古人稱坐臥之鋪墊用具為席。南朝梁江淹《雜體詩·效惠休〈怨別〉》:“膏爐絕沉燎,綺席生浮埃。”
香閨:青年女子的內室。唐陶翰《柳陌聽早鶯》詩:“乍使香閨靜,偏傷遠客情。”
紅箋(jiān):紅色箋紙。唐韓偓(wò)《偶見》詩“小疊紅箋書恨字,與奴方便寄卿卿”,此化用之。附:帶去。

簡評

《踏莎行·碧海無波》當作於天聖五年(1027)作者貶知宣州途中。作者因反對張耆升任樞密使,違反了劉太后的旨意,加之在玉清宮怒以朝笏撞折侍從的門牙,被御史彈劾,以刑部侍郎貶知宣州,此詞即在途中所作。

晏殊名句,踏莎行·碧海無波名句

詩詞推薦

  • 與僧道升二首

    王安石宋代〕跋陀羅師能幻物,幻穢為淨持幻佛。佛幻諸天以戲之,幢幢香果助設施。茫然悔欲除所幻,還為幻佛力所持。佛天
    當時輕別意中人,山長水遠知何處。 詩詞名句
  • 杏花天

    史達祖宋代〕古城官道花如霰。便恰限、花間再見。雙眉最現愁深淺。隔雨春山兩點。回頭但、垂楊帶苑。想今夜、銅駝夢遠。
  • 【南呂】一枝花_遠歸年深馬

    奧敦周卿元代〕遠歸年深馬骨高,塵慘貂裘敝。夜長鴛夢短,天闊雁書遲。急覓歸期,不索尋名利。歸心緊歸去疾,恨不得裊斷鞭
  • 五祖演和尚贊

    釋智遇宋代〕師之道兮不可得而稱,師之德兮不可得而述。師之行兮不可得而聞,師之業兮不可得而見。道德行來,聞見稱述,
    當時輕別意中人,山長水遠知何處。 詩詞名句
  • 又贈謂之

    司馬光宋代〕文藻兼名理,三吳第一賢。鄉心幾千里,飛雁滿秋天。
    當時輕別意中人,山長水遠知何處。 詩詞名句
  • 讀書有感

    戴表元宋代〕最愛徐生欲避秦,海天東去不通津。絕知勝似桃源境,男女同行五百人。
    當時輕別意中人,山長水遠知何處。 詩詞名句
  • 洞仙歌

    朱彝尊清代〕三竿日出,愛調妝人近。鳧藻熏爐正香潤。看櫻桃小注,桂葉輕描。圖畫裡只少耳邊朱暈。金簪二寸短,留結殷勤
    當時輕別意中人,山長水遠知何處。 詩詞名句
  • 詠古寺花

    司空曙唐代〕共愛芳菲此樹中,千跗萬萼裹枝紅。遲遲欲去猶回望,覆地無人滿寺風。
  • 石屋

    徐集孫宋代〕路僻鳥關關,行吟膛字刪。偶來游石屋,卻喜見香山。閣峭寒雲護,岩深野水閒。坡仙留墨在,姓字有無間。
    當時輕別意中人,山長水遠知何處。 詩詞名句
  • 再用前韻三首

    陳棣宋代〕陶冶無心瓮與盆,等閒妍窳意難論。年光未易留駒隙,世事唯堪隱鹿門。久客思家華發滿,小儒憂國赤心存。江山
當時輕別意中人,山長水遠知何處。 詩詞名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