言而當、知也;默而當,亦知也

荀子 《荀子·非十二子》

名句出處

摘自《荀子·非十二子》

解釋:說話說的得當,是明理和智慧的表現;不該說話的時候能沉默的得當,也是明理和智慧的表現。

原文摘要:
子、弓是也。一天下,財萬物,長養人民,兼利天下,通達之屬,莫不從服,六說者立息,十二子者遷化,則聖人之得勢者,舜、禹是也。今夫仁人也,將何務哉?上則法舜、禹之制,下則法仲尼、子弓之義,以務息十二子之說。如是則天下之害除,仁人之事畢,聖王之跡著矣。信信,信也;疑疑,亦信也。貴賢;仁也;賤不肖,亦仁也。言而當,知也;默而當,亦知也。故知默猶知言也。故多言而類,聖人也;少言而法,君子也;多少無法而流湎然,雖辯,小人也。故勞力而不當民務謂之奸事,勞知而不律先王謂之奸心,辯說譬諭、齊給便利而不順禮義謂之奸說。此三奸者,聖王之所禁也。知而險,賊而神,為詐而巧,言無用而辯,辯不惠而察,治之大殃也。行辟而堅,飾非而好,玩奸而澤,言辯而

荀子詩詞大全

名句書法欣賞

荀子言而當、知也;默而當,亦知也書法作品欣賞
言而當、知也;默而當,亦知也書法作品

荀子名句,荀子·非十二子名句

詩詞推薦

言而當、知也;默而當,亦知也 詩詞名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