昭君拂玉鞍,上馬啼紅頰。

李白王昭君二首

名句出處

出自唐代李白的《王昭君二首》

漢家秦地月,流影照明妃。
一上玉關道,天涯去不歸。
漢月還從東海出,明妃西嫁無來日。
燕支長寒雪作花,蛾眉憔悴沒胡沙。
生乏黃金枉圖畫,死留青冢使人嗟。

昭君拂玉鞍,上馬啼紅頰。
今日漢宮人,明朝胡地妾。

李白詩詞大全

名句書法欣賞

李白昭君拂玉鞍,上馬啼紅頰。書法作品欣賞
昭君拂玉鞍,上馬啼紅頰。書法作品

譯文和注釋

譯文
漢家秦地上空的明月,飄光流影照耀著明妃王昭君。
一日出嫁,登上玉關道,天涯一去不復歸。
漢月還可以從東海升起,明妃西嫁,沒有回歸之日。
燕支山天地凍寒,好將雪花當作鮮花,蛾眉憔悴埋沒胡沙之中。
就因為生前沒有黃金,以至被畫工畫成為醜八怪,只有死後埋葬沙漠的青冢,使人悲嘆。

王昭君拍拂著玉鞍,上馬後啼哭污染面頰紅裝。
今日漢朝宮人,明天就成為胡人的妻妾。

注釋
這兩首詩為“相和歌辭”。相和歌是中國漢代在“街陌謠謳”基礎上繼承先秦楚聲等傳統而形成的一種音樂。主要在官宦巨賈宴飲、娛樂等場合演奏,也用於宮廷的元旦朝會與宴飲、祀神乃至民間風俗活動等場合。“相和歌”之名最早記載見於《晉書·樂志》:“相和,漢舊歌也。絲竹更相和,執節者歌。”其特點是歌者自擊節鼓與伴奏的管弦樂器相應和,並由此而得名。
秦地:指原秦國所轄的地域。此處指長安。
明妃:漢元帝宮人王嬙,字昭君,晉代避司馬昭(文帝)諱,改稱明君,後人又稱之為明妃。
玉關:即玉門關。玉門關:漢武帝置。因西域輸入玉石時取道於此而得名。漢時為通往西域各地的門戶。故址在今甘肅敦煌西北小方盤城。唐王之渙有“春風不度玉門關”(《涼州詞二首·其一》)。
燕支:指燕支山,漢初以前曾為匈奴所據。山上生長一種燕支草,匈奴女子用來化妝,故名。
蛾眉:細長而彎的眉毛,多指美女。胡沙:西方和北方的沙漠或風沙。
枉圖畫:昭君曾作為掖庭待詔,被選入漢元帝的後宮。當時其他宮女為了早日博得恩寵,都用黃金賄賂宮廷畫師毛延壽,希望把自己畫美,被皇上選中。獨有王昭君自恃貌美,不願行賄,所以毛延壽便在她的畫像上點上喪夫落淚痣。昭君便被貶入冷宮3年,無緣面君。
青冢:即昭君墓。在今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南。據說入秋以後塞外草色枯黃,惟王昭君墓上草色青蔥一片,所以叫“青冢”。

李白名句,王昭君二首名句

詩詞推薦

  • 春雨感懷

    王鎡宋代〕日色開晴又半朝,山溪才漲響於潮。花遭夜雨心先病,柳媚春風眼易嬌。世變漢人能北語,亂興晉室有童謠。自從
  • 東池詩

    葉清臣宋代〕園林日將暮,緬懷池上酌。輕煙隱孤嶼,綠水搖虛閣。人閒山鳥靜,風餘岸花落。稚子晚盪歸,扁舟自飄泊。
  • 金盞銀台

    史鑄宋代〕黃白天成酒器新,曉承清露味何醇。恰如欲勸陶公飲,西皞應須作主人。
  • 臨江仙

    山主元代〕幻化有人權積聚,緣生性本元無。飄飄身似畫檐蛛。懸絲一命,萬巧到頭虛。妄執情雲迷覺路,興衰往復還殊。風
  • 次韻東坡上元扈從三絕

    秦觀宋代〕仗下番夷各一群,機泉如雨自繽紛。細看香案旁邊吏,卻是茅家大小君。
  • 端午貼子詞皇后閣五首

    周麟之宋代〕瑞靄浮龍鑒,涼颸拂燕釵。瑤鍾獻冰體,暑殿雪盈懷。
  • 曉坐

    陸游宋代〕低枕孤衾夜氣存,披衣起坐默忘言。缾花力盡無風墮,爐火灰深到曉溫。空橐時時聞鼠齧,小窗一一送鴉翻。悠然
  • 和劉後村梅花百詠

    方蒙仲宋代〕香奩陋體實堪哀,慚謝諸公費挽推。鐵石心腸元作賦,浮華詎足定人才。
    昭君拂玉鞍,上馬啼紅頰。 詩詞名句
  • 奉和襲美傷開元觀顧道士

    張賁唐代〕鳳麟膠盡夜如何,共嘆先生劍解多。幾度吊來唯白鶴,此時乘去必青騾。圖中含景隨殘照,琴里流泉寄逝波。惆悵
    昭君拂玉鞍,上馬啼紅頰。 詩詞名句
  • 頌一百則

    釋重顯宋代〕藏頭白,海頭黑,明眼衲僧會不得。馬駒踏殺天下人,臨際者是白拈賊。離四句,絕百非,天上人間唯我知。
    昭君拂玉鞍,上馬啼紅頰。 詩詞名句
昭君拂玉鞍,上馬啼紅頰。 詩詞名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