息徒蘭圃,秣馬華山。

嵇康 《贈秀才入軍·其十四

名句出處

出自魏晉嵇康的《贈秀才入軍·其十四》

息徒蘭圃,秣馬華山。
流磻平皋,垂綸長川。
目送歸鴻,手揮五弦。
俯仰自得,游心太玄。
嘉彼釣叟,得魚忘筌。
郢人逝矣,誰與盡言?

嵇康詩詞大全

名句書法欣賞

嵇康息徒蘭圃,秣馬華山。書法作品欣賞
息徒蘭圃,秣馬華山。書法作品

譯文和注釋

譯文
  我們的部隊於蘭圃休息,在青草豐茂的山坡餵馬,在水邊的原野用石彈(磻)打鳥,在長河裡釣魚。一邊目送著南歸的鴻雁,一邊信手揮彈五弦琴。一舉一動都悠然自得。對大自然的奧妙之道能夠心領神會,十分快樂!不禁讚賞《莊子》中那位漁翁捕到了魚,忘掉了筌(捕魚工具)的風神。(以上幾句委婉地勸諭其兄歸隱田園,享受大自然的樂趣,放棄軍旅生活。)同心同德的郢人已經死了,這些話跟誰多說了都沒用。(作者擔心嵇喜與他志趣相異,難以接受其勸諭,表示惋惜。)

注釋
蘭圃:有蘭草的野地。
秣馬:飼馬。
磻(音波):用生絲做繩系在箭上射鳥叫做弋,在系箭的絲繩上加系石塊叫做磻。皋:水邊地。這句是說在皋澤之地弋鳥。
綸:指釣絲。
五弦:樂器名,似琵琶而略小。
太玄:就是大道。“游心太玄”,是說心中對於道有所領會,也就是上句“自得”的意思。
筌:捕魚竹器名。《莊子·外物》道:“筌者所以在魚,得魚而忘筌。”又道:“言者所以在意,得意而忘言。”“得魚忘筌”是“得意忘言”的比喻,說明言論是表達玄理的手段,目的既達,手段就不需要了。
郢:古地名,春秋楚國的都城。

嵇康名句,贈秀才入軍·其十四名句

詩詞推薦

  • 暮春泛西湖次口號韻呈程待制十首

    陳造宋代〕老來已謝著書忙,但向清游訪睡鄉。寄語深師與包叟,可無客枕假雲堂。
    息徒蘭圃,秣馬華山。 詩詞名句
  • 春晚即事

    趙師秀宋代〕一身來作吏,白日算徒勞。塵土侵衣重,年光如鬢牢。春深禽語改,溪落岸沙高。柳下垂釣者,吾今愧爾曹。
    息徒蘭圃,秣馬華山。 詩詞名句
  • 題牧牛圖

    釋師範宋代〕誰家牯,誰家犢。溪東溪西,水甘草足。宜乎後夜當春耕,懷袖應難秘斯軸。
    息徒蘭圃,秣馬華山。 詩詞名句
  • 去矣行

    杜甫唐代〕君不見鞲上鷹,一飽則飛掣。焉能作堂上燕,銜泥附炎熱。野人曠盪無靦顏,豈可久在王侯間。未試囊中餐玉法,
  • 送文著上人游越

    姚合唐代〕水石隨緣豈計程,東吳相遇別西京。夜禪月下袈裟濕,曉上山巔錫杖鳴。念我為官應易老,羨師依佛學無生。越中
    息徒蘭圃,秣馬華山。 詩詞名句
  • 元絳宋代〕絲竹漸高橈鼓急,瑤津亭下競鳧車。
    息徒蘭圃,秣馬華山。 詩詞名句
  • 洞仙歌

    朱彝尊清代〕佳期四五,問黃昏來否。說與低帷月明後。怕重門不鎖,仙犬窺人,愁未穩花影匆匆分手。雞缸三兩盞,力薄春醪
  • 比干台

    趙瞻宋代〕九閽大壞一木支,勢知不可誠不欺。商之三仁異所歸,死諫不欲狂囚為。賢哉萬世忠臣師,比干而已前其誰。諫不
  • 漫興

    鄭樵宋代〕臨水時思下釣,閉門聊學吞膻。一身苦樂無定,萬事安危有天。
    息徒蘭圃,秣馬華山。 詩詞名句
  • 三月二十五日飲方校書園十絕

    劉克莊宋代〕空留蘚石仆斜陽,不見奇章與贊皇。何必雍門彈一曲,蟬聲極意說淒涼。
    息徒蘭圃,秣馬華山。 詩詞名句
息徒蘭圃,秣馬華山。 詩詞名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