報君黃金台上意,提攜玉龍為君死!

李賀 《雁門太守行》

名句出處

出自唐代李賀的《雁門太守行》

黑雲壓城城欲摧,甲光向日金鱗開。(向日 一作:向月)
角聲滿天秋色里,塞上燕脂凝夜紫。(塞上 一作:塞土)
半卷紅旗臨易水,霜重鼓寒聲不起。
報君黃金台上意,提攜玉龍為君死。

李賀詩詞大全

名句書法欣賞

李賀報君黃金台上意,提攜玉龍為君死!書法作品欣賞
報君黃金台上意,提攜玉龍為君死!書法作品

譯文和注釋

譯文
敵兵滾滾而來,猶如黑雲翻卷,想要摧倒城牆;戰士們的鎧甲在陽光照射下金光閃爍。
號角聲響徹秋夜的長空,邊塞上將士的血跡在寒夜中凝為紫色。
紅旗半卷,援軍趕赴易水;夜寒霜重,鼓聲鬱悶低沉。
為了報答國君的賞賜和厚愛,手操寶劍甘願為國血戰到死。

注釋
雁門太守行:古樂府曲調名。雁門,郡名。古雁門郡大約在今山西省西北部,是唐王朝與北方突厥部族的邊境地帶。
黑云:此形容戰爭煙塵鋪天蓋地,瀰漫在邊城附近,氣氛十分緊張。摧:毀。甲光:指鎧甲迎著太陽發出的閃光。金鱗:是說像金色的魚鱗。這句形容敵軍兵臨城下的緊張氣氛和危急形勢。
甲光:鎧甲迎著太陽閃出的光。甲,指鎧甲,戰衣。向日:迎著太陽。亦有版本寫作“向月”。向:向著,對著。金鱗開:(鎧甲)像金色的魚鱗一樣閃閃發光。金:像金子一樣的顏色和光澤。開:打開,鋪開。
角:古代軍中一種吹奏樂器,多用獸角製成,也是古代軍中的號角。
塞上燕脂凝夜紫:燕脂,即胭脂,這裡指暮色中塞上泥土有如胭脂凝成。凝夜紫,在暮色中呈現出暗紫色。凝,凝聚。“燕脂”、“夜紫”暗指戰場血跡。
臨:逼近,到,臨近。易水:河名,大清河上源支流,源出今河北省易縣,向東南流入大清河。易水距塞上尚遠,此借荊軻故事以言悲壯之意。不起:是說鼓聲低沉不揚。
霜重鼓寒:天寒霜降,戰鼓聲沉悶而不響亮。聲不起:形容鼓聲低沉;不響亮。此句一作“霜重鼓聲寒不起”。
報:報答。黃金台:故址在今河北省易縣東南,相傳戰國燕昭王所築。意:信任,重用。
玉龍:寶劍的代稱。君:君王。

簡評

關於此詩系年,有兩種說法。一種:此詩創作於公元814年(唐憲宗元和九年)。當年唐憲宗以張煦為節度使,領兵前往征討雁門郡之亂,李賀即興賦詩鼓舞士氣,作成了這首《雁門太守行》。另一種說法,據唐張固《幽閒鼓吹》載:李賀把詩卷送給韓愈看,此詩放在卷首,韓愈看後也很欣賞。時在公元807年(元和二年)。

李賀名句,雁門太守行名句

詩詞推薦

  • 暑旱苦熱

    王令宋代〕清風無力屠得熱,落日著翅飛上山。人固已懼江海竭,天豈不惜河漢乾。崑崙之高有積雪,蓬萊之遠常遺寒。不能
    報君黃金台上意,提攜玉龍為君死! 詩詞名句
  • 四仙韻 別南京拆字

    馬鈺元代〕今拜別。住逍遙金玉宅。處門開。里人人不復來。金成寶。脈嬰兒擎瑪瑙。與山侗。去蓬瀛禮呂公。
  • 題竹閣

    劉述宋代〕竹閣寒相倚,雲窗晚共開。閒身方外去,幽意靜中來。聲響風隨籜,陰移石上苔。遲留更清夜,待月露盈杯。
  • 北邙山

    沈佺期唐代〕北邙山上列墳塋,萬古千秋對洛城。城中日夕歌鐘起,山上唯聞松柏聲。
  • 唐孝子張常洧義台

    苗昌言宋代〕義台屹立尚千秋,褒詔曾宣李鄴侯。古碣不教蒼蘚蝕,高原惟見夕陽流。耕夫鋤自將芝護,野客衣還伴鶴游。一樣
  • 冒雪早行

    張嵲宋代〕每憶西山千丈秀,雲霾對面失空青。千林夜雪無人跡,獨策羸驂帶曉星。
  • 秋興

    汪莘宋代〕水邊楊柳怯秋風,憶昨杏花相映紅。心地不隨時節變,始知天下有英雄。
    報君黃金台上意,提攜玉龍為君死! 詩詞名句
  • 春日偶題

    楊衡唐代〕何處春先到,橋東水北亭。凍花開未得,冷酒酌難醒。就日移輕榻,遮風展小屏。更無人勸飲,鶯語漸叮嚀。
    報君黃金台上意,提攜玉龍為君死! 詩詞名句
  • 梅林先生夫人徐氏輓詞二首

    范成大宋代〕擇對鳴珂里,宜家駟馬門。肅雍成孝敬,燕喜助平反。閱世彌三壽,還鄉忽九原。松風搖草露,愁絕後堂萱。
    報君黃金台上意,提攜玉龍為君死! 詩詞名句
  • 春詞

    毛滂宋代〕春逐東風行地上,德隨和氣散寰區。聖人中正觀天下,道本無言教已孚。
    報君黃金台上意,提攜玉龍為君死! 詩詞名句
報君黃金台上意,提攜玉龍為君死! 詩詞名句